【泰州太美】海陵:古今輝映 祥瑞福地
泰州太美,順風順水。泰州建市以來,特別是市第四次黨代會以來,“泰州太美”的壯麗畫卷精彩鋪陳。為記錄發展、展示成就,泰州廣播電視臺精心組織了“泰州太美”大型航拍新聞行動,從空中俯瞰泰州,全面、全景、全新展現泰州各地發展的重大成就和巨大變化,帶領大家去領略“泰州太美”的風姿與活力,展望泰州更加美好的未來。從今天起,我們推出“泰州太美”大型航拍新聞行動系列報道,首先請看第一篇《海陵:古今輝映 祥瑞福地》。
海陵古城,環水相抱。鳳城河如一塊精雕細琢而成的珙壁,環放在人文薈萃的主城區四周。千年城河一直拱衛和滋養著千年古城,使之成為宜居福地,成就鳳凰城之美名。
從空中鳥瞰鳳城河,一泓清波如詩意般流淌。河水清純明澈,波光粼粼。梅園、桃園、柳園、望海樓、老街、三水灣、文昌閣、文峰塔......一個個歷史建筑、文化元素點綴其中,述說著有鳳來儀、祥瑞福地的風韻,透露出棲居在這里的人們的幸福。
陳蘭珍在老街上賣黃橋燒餅已經超過五個年頭,隨著景區功能不斷完善,她的燒餅生意也是越來越紅火。“現在鳳城河景區是越來越好,游客也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以前做幾百塊錢一天,現在能做幾千塊錢一天。”
水是這個城市的靈魂。“穿城不足三里遠,繞廓居然一水通。”這是晚清泰州詩人康發祥作的一首竹枝詞,描述的是古代州城“雙水繞城”的美景。整座古城,倚水而居,河街并行,水護城,城抱水,雙水繞城,水城毓秀。
市民王順喜說,“現在的環境好得不得了,在這個東城河這個地方,風景又好、又干凈衛生,人們鍛煉之后心情比較舒暢。”
市民陳小均說,“外地的一些游客也越來越多,平時呢我覺得我們景區吧,經常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確實體現了我們水城慢生活的幸福感。”
碧水藍天入畫來,美麗的城河剪影了柔媚、靈動的海陵古城。透過歷史的光影,海陵城處處彰顯“最泰州”的文化印記。如今行走在稻河古街區,青磚黛瓦,小巷深幽。五條巷、涵西街,一眼閱盡市井泰州。鐘樓巷內鐘聲雖遠,老街小巷煥發勃勃生機。
今日,海陵城再度發出鳳舞九天的強音,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互齊鳴。
從主城區中軸線飛過,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身姿畢見,群峰競秀;文化中心“六館合一”,書寫泰州人的精神高度和文化維度;人民廣場、人民公園,作為城市綠肺和公共客廳,生活、生態同在,靜謐、動感相宜。
城市兩大商圈,倚中軸線而設。東進路商圈不斷擴容,一大批商場、城市綜合體沿街落戶,折射出中心城市的繁華。萬達商圈匯聚了上千家品牌店鋪,市民可以享盡購物、美食的休閑和愉悅。
市民邵建國說,“無論從這個衣食住行,我們這些地方都應有盡有,現在我們居住的這個環境很好,我們感到非常的幸福。”
校園是海陵城最美的風景。泰州學院、南師大泰州學院、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江蘇牧院,各類高校拔地而起,為城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環顧城市兩側,鳳城雙翼展翅。東部東環高架、火車站、西部長江大道、引江河,打通主城區與外部溝通的 “任督二脈”,城門打開風自來,區域交通,一通百通。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從來都是財富和資本爭相集聚之地。東城的海陵工業園,西城的新能源產業園,以不同特色定位,成為海陵經濟發展的擎天柱。
放眼新海陵,現代商貿、文化創意等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項目加速集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有機融合。一個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的新海陵正拔地而起。
在這座2100年的古城,彰顯出古今輝映、水綠相依、精致寧靜的城市個性。一水、一路、一街、一景……傳統與現代、新園與古城、人與自然在這里和諧共生,藍天碧水與城市神韻在這里和諧相應,保護與建設完美兼顧。
海陵,古今輝映,祥瑞福地!
全媒體記者 陳鵬 余嘉璐 董葉
編輯 悅鳴
- 時政|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召開: 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24-09-19
- 時政|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2024-09-19
- 奮進|讓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最大受益者?2024-09-19
- 時政|省政協來泰開展“努力交出‘走在前、做示范’的好答卷“主2024-09-19
- 法治|市管企業主要負責人專題“述法+學法”2024-09-19
- 聚焦|“楊根思連”先進事跡報告會走進泰州2024-09-19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