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創新交易模式 讓農村資產資源增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泰興市深入探索農村土地制度和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推出線上競價、綠色通道、項目資格庫在線抽簽等多樣化交易方式,讓農村資產資源實現了保值增值。
今天上午,泰興市延令街道復興社區后陳組江平南路門面房生意火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復興社區的5個村民生產小組決定將屬于村組集體資產的門面房對外招租。經過前期申請、材料審核、信息發布、意向報名、網上交易、簽訂合同等線上程序規范運作,交易在線上成交。2名競標人經過45輪競價,租金從起步價40000元一路飆升,最終以每年50100元成交,溢價率達25.3%。
延令街道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站充分發揮線上交易快捷、簡易、不見面的特點,全面推進農村產權線上交易模式。交易前核定資產資源價值,做到“有底數”;交易中及時掌握交易動態,確保交易雙方“有保障”;交易后對訂立的合同嚴格把關,達到交易“有規范”。
泰興市延令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戴澤民說:“ 2022年,延令街道累計完成農村產權交易進場588筆,成交金額達到1030萬元,成交土地12畝,成功實施農村產權線上交易52筆,線上成功交易率達99.8%,群眾滿意度達99.7%。”
多樣化的農村產權交易方式,不僅讓閑置資源發揮最大價值,也讓寶貴的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泰興市元竹鎮殘疾人之家一直希望競拍一片土地建立農療園,讓殘疾人能夠通過簡單的農事活動享受勞動的快樂,但省平臺上招標的土地面積較大,成本過高,殘疾人之家無法負擔。元竹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站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合理運用小額集體資產交易綠色通道,將2畝閑置土地流轉給了殘疾人之家。
公平、公正、公開的多樣化交易方式,為實現農村資產資源保值增值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泰興市兩級產權交易項目總數共8412個,成交總金額3.19億元,溢價總金額超過400萬元。
泰興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主任鞠美華表示,2023年,他們計劃通過深化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有效解決當前農村資產資源不規范流轉、信息閉塞、流轉違約風險大等問題,增加農民財產收入,保護農民權益,激活農村“沉睡資產”,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何竹寒 徐長杰 劉成 李鵬程(泰興臺)
編輯:徐群薪
責編:趙倩倩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3月15日正式實施《江蘇省煙草專賣管理辦法》2023-03-15
- 關注|泰興市招聘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教師99名2023-03-15
- 關注|2023年國考分數線公布2023-03-15
- 關注|免費培訓!泰州60歲以上老人可參加……2023-03-15
- 天氣|新一股冷空氣將抵達 氣溫持續降低2023-03-15
- 時政|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