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臘月里年味濃 孫吉茶姜從農村餐桌走向都市商超
春節將至,在姜堰,茶姜是過年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爽口小菜,寒冷的冬日,一碗熱粥,配上一碟茶姜,暖身又暖心。在淤溪鎮,把生姜做出“名堂”的當數孫吉村,其純手工制作的茶姜遠近聞名,如今已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菜”。今天的《新春走基層》,讓我們走進淤溪鎮孫吉村,一起“沉浸式”體驗茶姜制作。
走進茶姜作坊,一股濃濃的姜香撲面而來,手藝人徐成松正在腌制茶姜。只見他動作麻利,把切成薄片的腌生姜倒入鍋中焯水。
徐成松說:“水燒開了生姜就要下鍋,水一燒透就要把它焯進冷水里冷卻,如果不及時焯出來冷卻就會燜爛掉。”
徐成松告訴記者,制作茶姜從選料到成品的每道程序都得認真把關,否則腌出來的茶姜味道不鮮美,口感不爽脆。
徐成松說:“姜片從鍋里撈出瀝干需要四個小時,要上面壓著下面,要把水都壓出去,水壓干了之后就倒入缸中,再做鹵,放五度的鹵子,之后再放糖腌制兩天入味,這樣吃到嘴里才很爽脆,之后才能進行銷售。”
徐成松腌制茶姜已有二十多個年頭,在十里八鄉頗為有名,但由于沒有形成規模,茶姜剛開始只在本地銷售,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為了擴大銷售規模,也為了將這門傳統手藝傳承下去,2022年,孫吉村投資5萬余元,牽頭成立泰州市綠色瑞美生姜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茶姜腌制產業,既有效解決部分村民打工難問題,又有力帶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員工王克英說:“我以前就在醬廠里面工作,也是削生姜,現在退休了,徐師傅家缺人手,我就住在附近走幾步路就到了。”
徐成松說:“以前個體戶一年只能賣個三四千斤的生姜,現在都賣到幾萬斤,有了合作社銷售也廣了,上海、南京都有客人開車到我這邊來買。”
合作社的成立不僅帶動村集體增收3萬元,農民增收2萬元,還推動茶姜從作坊式生產轉變為現代化加工,實現了從農村餐桌到都市商超的跨越。
姜堰區淤溪鎮孫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小平說:“下一步,我們還將對茶姜進行產品包裝,讓特色農產品‘穿上’漂亮外衣,遠銷外地,讓茶姜產業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茶姜推廣成功之后,合作社預計還要增加30多名工人,可以帶動周邊老百姓一個人增收3萬元左右,兩社聯動項目能夠增收入3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5萬元左右。”
記者:劉鈺婷 鄒婧(姜堰臺)
編輯:徐群薪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公告|姜堰法院曝光一批失信被執行人2024-02-23
- 關注|停雪時間定了!剛剛,泰州人出門時發現……2024-02-23
- 公示|名單公布!泰州這些集體和個人入選……2024-02-23
- 聚焦|今年央視元宵戲曲特別節目緣何在泰州?2024-02-23
- 通告|今天上午,興化部分公交線路和長途班車暫緩發車2024-02-23
- 關注|公路中心:戰“冰雪” 護出行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