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考不過退學費”!考生遭遇退款難……
近年來,“考公考編”熱度居高不下,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些考生下決心投資自己,各種公考培訓班也應運而生。一些培訓機構打出“考試不過退學費”的招牌來招攬學員。然而,等待學員的,真的是“即便考試失敗,也能獲得退費”的保障嗎?來看記者的調查。
2022年7月份,市民王女士(化名)與中公教育(泰州)分公司簽訂了一份培訓協議,費用總計25800元,合同中寫明,如乙方筆試未通過,甲方向乙方退培訓費25800元,如乙方面試未通過,甲方同樣向乙方退培訓費25800元。2023年,王女士教師編制統考未通過,按照合同約定,原本應在30—45個工作日完成的退費,卻被一再延期。
據王女士說,在多次交涉中,中公教育(泰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將需要退款的學員信息發送給北京總公司進行核實,但是由于總公司資金流動困難,造成退款拖欠。同樣在等待退費的市民李先生(化名)在和中公教育的交涉中也得到了同樣的答復。
另外,還有部分未能通過考試的學員在退費申請通過后,本該一次性支付的退款變成了分期,其中不少還被延期。
更讓部分學員無法接受的是,一再拖欠退款的中公教育竟然還在正常開班。
學員張女士(化名):“他不能還款,為什么還在營業?上次我打電話,對方回復,如果不營業,更加還不了款 。”
那么,中公教育是否如張女士所說還在正常招生呢?眼下,泰州市2024年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報名剛剛結束,記者以打算參加培訓的人員身份,來到位于市區萬達寫字樓的這家培訓機構咨詢。
中公教育(泰州)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事業單位統考的線下培訓課只剩考前沖刺了,15號中午開始上課。”
這名工作人員對各種班次進行了詳細介紹,記者發現,機構提供的班級類型多種多樣,其中“考不過包退費”的班次依然存在。
中公教育(泰州)分公司 工作人員說:“周末班次優惠完是18800,如果筆試未過退12000 ,面試不過是全退。”
先前考生的退費還沒有完成,現如今還在繼續宣傳這樣的“不過包退費”培訓班,這樣的行為合理嗎?是否有相關部門對此進行監管呢?記者來到了海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咨詢。
海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只有在培訓機構存在虛假宣傳、未實施明碼標價等行為時,市場監管部門才會接受投訴舉報,并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隨后,記者又跟教育部門進行了溝通。
泰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員:“這個培訓機構不屬于學科類非學科類概念了,屬于社會類培訓機構了,而且有可能是人社局主管,屬于職業培訓之類的。”
不過,記者和在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的溝通中,對方表示,考公考編培訓機構也不屬于人社部門的監管范圍。
那么,消費者在遭遇培訓機構書面承諾“考不過包退費”卻退款難時,到底該如何維權?律師翟翼翔告訴記者,消費者可以搜集相關證據,草擬民事起訴狀,向被告所在地法院進行起訴。
江蘇聯盛(泰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翟翼翔:“案涉的證據主要包括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比如說合同當中約定了消費者在什么情況之下,提供服務的這一方不予退款,如果消費者不存在這樣的情形,最好把這些證據也準備一下。”
由于中公教育(泰州)分公司總部不在泰州本地,給消費者起訴帶來很大不便,律師翟翼翔提醒,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法院進行訴訟或調解,節省訴訟成本。翟翼翔:“可以考慮通過郵寄的方式,把相關的立案材料,郵寄到當地的法院,在法院正式立案以后,法院會通過電話的方式,向起訴人來聯系相關的訴訟的事宜,那么這個時候,可以向承辦法官申請是否可以通過互聯網法院來進行一個訴訟 如果可以網上開庭的話就便捷很多。”
近年來,類似消費糾紛不是個案,律師建議,消費者在與商家簽訂協議前,要認真閱讀每一項條款,對商家提供服務的能力如果存疑,可事先在網上查詢對方企業信用信息等。翟翼翔:“首先,我們國家官方公布的企業信用信息是公開查詢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公開免費地查詢到;第二個,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網也可以收錄相關的主體信息,也能夠查到他們的裁判文書,這兩點可以結合一下,消費者可以比較明確地知道,服務提供商有沒有相應的服務能力。
在此提醒廣大考生,要慎重對待和選擇各類筆試、面試培訓輔導班,特別是“考不過包退學費”的班。面對此類“退費難”,也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重視,厘清監管盲區,明確職能劃分,保護廣大考生的權益不受侵害。
記者:申正宜
編輯:黃嘉成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擴散|1000萬!每天12時起限量發放!2024-12-16
- 出行|定好鬧鐘!即將開售!2024-12-16
- 人事|任職前公示2024-12-16
- 點贊|泰州首次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2024-12-16
- 提醒|江蘇疾控剛剛發布…2024-12-16
- 直播回看|泰州金融監管分局 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杰走進12345政風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