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推進實驗區改革 擦亮“教育之鄉”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泰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教育當作最大的民生,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定不移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教育強市建設,全市教育事業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泰州廣播電視臺從即日起推出《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展示泰州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迎接即將到來的第40個教師節,今天請看第一篇《推進實驗區改革擦亮“教育之鄉”名片》。
新學期伊始,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四年級五班的沈小萍老師準備寫一封信給班上的學生。不同于普通的信,這封叫做“學業述評”的信將以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為切入口,用心用情用愛鼓勵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沈小萍說:“有些孩子他在學習或者活動上都沒有能夠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我們就把切入點放在了這些孩子身上。在這封信里會給孩子寫他的平時一些所作所為,一些小細節。”
學生楊可為說:“我其實挺激動和意外的。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平平無奇,這封信讓我一方面是看清了自己,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未來也做了展望,也算是自勉。我決定以后繼續加強努力的程度,達到老師所有的期望。”
按照《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從去年開始,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運用“優勢+美德”策略,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以“記錄美好,激勵美好,追求美好”為目標,對學生開展綜合性評價,并在原來單一的“三好生、品學兼優生”的基礎上,增設 “伍成好少年單項獎”“伍成好少年”等榮譽,讓學生得到全方位個性化發展。
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是海陵區深入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積極探索“減負增效提質”科學路徑的一個縮影。2023年,泰州市實施六個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作為主城區的海陵區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育人方式轉型改革,著力打造“有質量、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教育。一年多來,海陵區通過組建區級學科中心組,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名師工程”整體規劃,分類分層開展校長、教師和班主任隊伍的教育培養,健全課后服務體系,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推動“名校集團化”向“集團化名校”轉變等舉措,持續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姜堰區則縱深推進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改革實驗區建設。在泰州市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學校持續打造校園藝術節文化品牌,成立了“空靈音樂社”等5大類68個社團,激活學生的天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學校每年藝術節舉辦期間,學生熱情洋溢、創意十足的表演刷爆了朋友圈。
泰州市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副校長李中華說:“創新人才貫通培養,它宗旨是因材施教,促進人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關鍵在于機制的健全。那么我們勵才實驗學校在創新人才共同培養方面,主要是做到頂層設計,成立專門社團管理處,頂層設計課程、設計活動、設計課程架構。”
為推進試驗區建設,姜堰區還選拔了一批高水平的學科競賽教師,致力培養創新人才。一年多來,姜堰區創新人才培養取得初步成效:在第35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姜堰中學1名學生位列江蘇省第七名,獲得銀牌;在近期舉行的國家級學科競賽中,姜堰中學6名學生在數學、物理、生物、信息學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央視《新聞聯播》、教育部“雙減快報”多次關注和推介姜堰科學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經驗成果獲評市政府2023年度改革創新獎一等獎。
在海陵區、姜堰區深化改革實驗區的同時,泰州其它市(區)也持續深化教育改革。靖江市建設產教融合創新發展改革實驗區,探索實踐“政園行企校”跨界互動、一體化推進“產教+科教”雙融合,“職教+產業”雙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入列江蘇省職教改革發展成效明顯地區。泰興市推進“強師計劃”,全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教師隊伍;興化市探索區域整體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新機制,大力發展智慧教育;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圍繞推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委托管理、集團化辦學、共同體建設等多元化路徑。
聚焦社會和群眾關切,泰州市全面推進六大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推動教育優先優質發展,讓教育改革發展紅利惠及千家萬戶。
記者:王彬彬 翟旭陽
編輯:錢宇璇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 姜堰|草莓搶鮮“甜蜜”上市2024-12-14
- 公示|評審結果!泰州有……2024-12-14
- 快訊|泰州這里通過竣工驗收!2024-12-14
- 周知|放假1天,不調休!2024-12-14
- 提醒|集中繳費!本月底截止!2024-12-14
- 關注|40個新專業!教育部更新發布……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