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潮涌泰州·園區篇 姜堰經濟開發區:創新驅動產業蝶變 當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潮涌泰州·園區篇”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今天走進姜堰經濟開發區,去看看那里的產業蝶變。
精密制造是姜堰區“1+4”產業集群的鮮明特征。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園區,姜堰經濟發開區統籌推進傳統、新興、未來“三大產業”,轉型升級、煥新蝶變、培育壯大,在建設長三角重要的精密制造產業基地征程上,夯實主陣地、做好先行者。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姜堰經濟開發區的頭部企業,生產的差速器齒輪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位居第一。即便如此,太平洋精鍛仍在大踏步快速轉型。作為2022年度省重大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太平洋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關鍵零部件項目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廠房內,工人正在安裝6500噸鍛壓生產線,這是鋁鍛行業目前壓力最大的。類似這樣的先進設備,新廠房內還有不少。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模具車間主任陳強說:“生產效率由原先的10秒到20秒,改為現在的3秒到8秒一個件。首次引進了德國探傷設備,它可以對產品截面做百分之百全面探傷。”
汽車零部件多,市場前景廣闊。太平洋精鍛拳頭產品差速器齒輪屬于傳動系統。為尋求增量,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關鍵零部件項目瞄準汽車底盤懸掛系統。在原料上,企業用鋁合金件代替傳統的鈑金件、鑄鐵件、鑄鋁件,讓產品的質量更輕,強度、剛性等綜合性能更優。同時,依靠新引進的水平鑄造生產技術,太平洋精鍛具備了原料生產的能力,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除了面向汽車市場,新完工項目還能為輪船、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提供鋁合金鍛件。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有限公司鋁鍛事業部副部長岳耀東說:“該項目將于2025年6月份實現全面達產。達產后,我們將形成轉向節每年100萬件,連桿每年500萬件,其他結構件每年100萬件的生產能力。”
說到新,可以到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看一看。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里,設備整齊劃一、機器高速運轉,眼前的場景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紡織業的認知。在5G技術和高精度傳感器賦能下,一款智慧管理云平臺指揮生產,實時抓取、匯聚和掌握所有要素資源,實現前端生產加工和后端管理調度全覆蓋。
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主任黃智鵬說:“智能化設備投產以來,我們的萬錠用工降到15人,同行業的平均水平是50人,單錠效率提升了1.4倍。我們的訂單是源源不斷,已經排到明年6月份。”
除了生產全流程智能化,今年泰達紡織還與一家知名服裝企業合作,致力原料的可追溯化。企業通過開辟專用生產線,定制二維碼,讓挑選原料、生產加工、成品出廠等所有環節可管控、可溯源。
姜堰經濟開發區現有工業企業890家,其中規上企業159家,國家級單項制造業冠軍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今年,園區預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86億元,同比增長5.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同比增長20%。預計全年完成“三比一提升”開工項目14個,完成率100%;竣工項目10個,完成率111%。其中,百億級申能項目正式開工,各有2個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和省民間投資重點產業項目清單。
姜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左丞介紹,圍繞打造長三角重要的精密制造產業基地,認真謀劃園區“十五五”規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全區GDP、工業開票銷售“雙雙超千億”目標,爭當全區經濟發展“壓艙石”。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真抓項目、抓真項目”,構建“園區+國企+專業機構”全員協同招商模式,實行“一個重大項目、一套專班服務、一張清單推進”的工作機制,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加快產城融合步伐,全面提升園區的資源承載力。
記者感言:開發園區如何向新向綠向優?姜堰經濟開發區不斷找尋產業發展和區域戰略的關聯度、契合點,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定位的好路子。隨著園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項目不斷落地,產出效率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量將會實現大幅度提升,進而推動產業發展出現質的變化,實現園區整體發展的“蝶變”。
記者:聶慶楨 黃俊
編輯:錢宇璇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戈俊巍
- 泰興|“三比一提升”開竣工項目數繼續領跑泰州2024-12-25
- 時政|全市國有企業統戰工作推進會召開2024-12-25
- 靖江|優化全生命周期服務鏈 打造長三角“最優營商地”2024-12-25
- 風采|姜楓:履行高校擔當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12-25
- 公示|泰州這11名教師……2024-12-25
- 提醒|歲末年初更要守牢安全防線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