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你以為的“上火”,其實是這些病!
嗓子疼、長口瘡、冒痘痘、大便干等癥狀,會被很多人歸到“上火”的范疇里,認為多喝點水,或吃點清火藥就能恢復。
但有些情況看似是上火,其實是病了。
上火是種什么“火”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治醫師徐寅介紹,中醫認為,“上火”屬于中醫的熱證范疇,“火熱之邪”侵襲人體,會造成全身或局部出現一系列“熱證”,常表現為咽喉干痛、頭昏目脹、鼻腔熱烘、口舌生瘡、流鼻血、便秘、牙痛等癥狀。
“上火”并不是一種單一的證型,有虛火、實火之分。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陰陽是平衡的,實火是指陰正常、陽過亢;虛火即陰虛導致陽偏盛。不辨虛實,這“火”就難以防治。
區分自己的“火”是實是虛,可從以下5個方面來分辨。
看病程。發病急,病程短的多屬于實火;發病緩,病程長的多屬于虛火。
看小便。小便顏色黃、氣味重是實火;小便顏色淡清是虛火。
看大便。大便干結多為實火;大便稀軟或腹瀉多為虛火。
看舌頭。舌質紅、舌苔厚黃為實火;舌質紅或淡紅、舌苔薄、少津為虛火。
看發熱。發熱溫度高、全身燥熱、口渴飲水多是實火;發熱溫度相對較低、身體忽冷忽熱、不想喝水多為虛火。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上火”都會導致發熱癥狀。
總體來說,實火多由外感、飲食過辛、自身體質因素導致的,多有高熱、面紅耳赤、心煩易躁、喜冷飲、唇焦(嘴唇干裂)等癥狀。
而虛火多因內傷勞累而起,癥狀多見潮熱盜汗、午后顴紅、手足心熱、虛煩失眠、干咳無痰或痰中帶血、耳鳴健忘、腰酸等。
你以為的上火可能病了
在現代醫學中,有些問題看似是上火,但往往有更具體的病因,不能單純地將所有熱性的癥狀都歸咎于“上火”。
嗓子疼
除了缺水或吃太辣,可能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比如,感冒或鏈球菌咽喉炎,還可能是過敏反應。
爛嘴角
出現爛嘴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水喝少了,或者上火的食物吃多了,其實,這可能是1型單純皰疹病毒引發的唇皰疹,或是由于過度濕潤和病菌感染導致的口角炎。
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還可能與免疫因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鐵、鋅、維生素B1、B2、B12及葉酸等)、口腔衛生不好、口腔創傷或某些藥物副作用有關。
眼屎多
成年人眼屎多可能是感染性結膜炎的表現,嚴重的話應及時就醫。孩子眼屎多可能是先天性的鼻淚管堵塞或急性淚囊炎,也應該及時就醫。
長痘
長痘的真正原因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皮脂腺過度分泌、毛囊角化異常、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便秘
便秘還可能與飲食缺乏纖維素、水分攝入不足、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菌群失調、藥物副作用或缺乏運動有關。
真正上火了怎么降火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隋博文表示,上火并不能一味地清熱,要根據虛、實來選擇降火方法。
降虛火
要用滋陰降火的藥物,常用藥物有玄參、生地、丹皮等。
平時可補充銀耳、百合、桑椹、蓮子、雪梨、西洋參、石斛等食材,不要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較溫熱的食品也要少吃,比如櫻桃、荔枝。
日常可按壓照海穴(位于腳內側,內腳踝尖下方凹陷處),用大拇指按壓直至有酸脹痛感即可,5~10分鐘為宜。
改變生活方式,順應晝夜變化,保證充足睡眠,尤其不要熬夜。
降實火
要用清泄降火的藥物,常用藥物有龍膽草、黃芩、大黃、生石膏等。
宜多食性味寒涼、清熱的食物,比如綠豆、冬瓜、絲瓜、苦瓜、苦菜等,忌韭菜、羊肉、龍眼、杏子等助陽興熱食物。
可喝清熱解毒的代茶飲,比如菊花茶、金銀花茶。
每天點按少府穴(握拳,小指按到的地方就是少府穴)5分鐘,此法能有效緩解心火過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瘡、失眠、面紅目赤、小便赤黃等癥狀。
實火多由情緒波動過大、缺少睡眠、貪肥膩等原因導致,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心態,少吃油膩食物。
來源: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湯晨潔
責編:余盈
審核:戈俊巍
- 時政|泰州文旅消費暨項目合作推介會在滬舉行2025-03-01
- 海陵|滿弓勁發拼搶發展春天2025-03-01
- 人大代表風采|張強:關注降“碳” 實現綠色發展2025-03-01
- 泰興|“水上春耕”火熱 蟹苗產銷兩旺2025-03-01
- 興化|蟹蝦共養 播撒豐收“新苗”2025-03-01
- 關注|梅花綻放春意濃 踏青賞梅盡享好春光202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