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巨星隕落!泰州籍院士逝世
3月16日晚間,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工業功勛獎章、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輻射防護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國際著名輻射防護專家,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原院長、名譽院長李德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3月16日17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據公開資料顯示:李德平,1926年11月4日出生于北京,籍貫江蘇興化,輻射物理、輻射防護及安全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名譽院長,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人物生平
李德平于1944年,18歲時被保送進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錄取為正式生。并于1948年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50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輻射物理研究室主任;1962年參與創建華北工業衛生研究所,先后擔任核工業部輻射防護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院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李德平主要從事輻射探測器研究。
他研究建立了中國核工業輻射防護研究和監測體系,曾指導中國初期放射性實驗室計量科研及建立實驗室工作,參與了中國首次研制鹵素計數管強流管及穩壓管的工作;推導了普適的電離電流體復合損失新的公式,指出當時堆控硼壁電離室設計參數的缺點;發展了用細束照射研究探測器性能的方法;證明近滕等人的精細工作仍與實際不符。所著《球形電離室特性》有助于平息關于中心是否隨源距離前移的爭論。較完整地改進7核工業職業照射危害最大的氧及其子體的測量中的問題。作為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主委會成員,參與制定輻射防護基本標件ICRP1990年建議書,并參加審議國際勞動組織(IL0)的職工輻射防護規定。
在電離室方面,指出當時蘇式堆控硼壁電離室設計參數的缺點,并推導出普適的電離電流體復合損失的新公式,發展了用細束照射研究探測器性能的方法,證明近滕等人的精細工作仍與實際不符。“球形電離室特性”一文證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前移。
大師遠行,長歌未盡
其科學精神,高尚品格
值得永遠學習
沉痛哀悼李德平先生!
來源: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編輯:錢宇璇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正在直播|泰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哌M12345政2025-03-17
- 12345·政風熱線2017-11-27
- 關注|搶抓發展“風口” 打造泰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新增長極2025-03-16
- 關注|三大航宣布:機票互售!2025-03-17
- 訪談|市體育局:錨定“體育強市” 爭優爭先爭效2025-03-16
- 關注|2025泰州315汽車嘉年華活動落幕 銷售總額3500余萬元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