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2025泰州—上海創新發展合作會在上海普陀舉行
4月18日上午,2025泰州—上海創新發展合作會在上海普陀舉行。這也是上海“泰州人才周”首場活動。市委書記姜冬冬、上海市普陀區委書記胡廣杰、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出席活動并致辭。上海證券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李祖興,普陀區委副書記周艷,普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紅珍,普陀區副區長周如意等出席。
姜冬冬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泰州創新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國之大者”;滬泰協同創新,是兩地人民共同繪就的“時代畫卷”。他用三個“合”闡釋了兩地創新合作的內涵。第一個是“合緣”,兩地一衣帶水,歷來淵源深厚;第二個是“合拍”,兩地理念同頻,始終目標同向;第三個是“合力”,兩地攜手并進,定能創贏未來,推動滬泰創新協作加速從單點突破向系統集成邁進。當前,泰州正以“融入上海、服務上海”為戰略抓手,努力成為上海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科創成果的優選轉化地、市民休閑的旅游目的地。希望上海的創新大咖、創業精英帶著“從0到1”的創新突破走進泰州,泰州必將以“到泰州,泰周到”的一流營商環境,以“四到四辦換四心”的優質服務,助力實現“從1到百、到千、到萬”的跨越騰飛,共同在長三角創新大潮中書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璀璨篇章。
胡廣杰在致辭時說,從蘇中門戶到上海“西大堂”,從揚子江到蘇州河,滬泰兩地隔江相望,共享著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星辰大海。當前,普陀提出了加快打造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引力場、智匯源、創芯孵化器和服務中心”的目標愿景,與泰州“全力融入蘇南、全面融入上海”的鏗鏘步伐不謀而合、遙相呼應,成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注解。希望兩地在創新引領上同向發力,在產業深耕上同題共答,在服務提升上同頻共振,共同打造創新驅動、產業聯動、文旅互動、人潮涌動的新局面,做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文章”。
梅兵在致辭時說,推動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是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化區域協同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從“地理集群”邁向“創新共同體”,離不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鏈主”企業等不同創新主體的跨區域深入協作。在滬泰兩地深化協同創新合作的雙向奔赴、雙向賦能中,華東師大將在繼續扎根上海、深耕普陀的基礎上進一步攜手泰州,面向滬泰兩地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發展所需,校地共同打造“政產學研用”跨區域一體化協同創新的“新標桿”。
近年來,泰州大力推進離岸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此次,泰州將與普陀攜手打造“創新里·泰州—普陀離岸創新中心”,推動兩地創新資源深度融合。活動現場,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恒新為區域離岸創新中心授牌;市委常委、副市長秦猛和普陀區副區長周如意共同為“創新里·泰州—普陀離岸創新中心”揭牌。醫藥高新區與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普陀園,海陵工業園區與華東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海陵高新區與上海未來島高新技術產業園分別簽訂合作協議。
現場,海陵區推介了“科創+產業”雙輪驅動生態,解讀海陵的“創新密碼”,踐行“到泰州、泰周到”理念,全方位打造營商環境“主城窗口”。上海熱芯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科拓樸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分享了選擇泰州落戶和金融賦能創新發展的實踐感悟。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發布了撥投結合類重大項目。
與會領導還共同啟動“泰州—普陀科創集市”。這是兩地聯合舉辦的首次科創集市活動,共有25家單位參展。集市通過搭建創新型企業、高校院所、金融機構間交流對接的科技服務平臺,將滬泰兩地各類創新要素集成在一起,推動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發展。
記者:朱浩民 韓笑
編輯:周慧敏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時政|市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召開 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2025-04-18
- 時政|市政府專題常務會議召開 追趕比拼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2025-04-18
- 聚焦|讓“綠色顏值”與“金色產值”共生共贏2025-04-18
- 關注|泰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啟用2025-04-18
- 關注|200位高校學子齊聚,讓中醫藥文化“活”起來2025-04-18
- 慈善|年邁奶奶撐起一個家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