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利用無人機測繪公路數字地圖,普通國省道管理數字化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江蘇省泰州市創新應用無人機技術,在全省首次實現無人機正射影像測繪公路數字地圖,進一步提高普通國省道管理數字化、精細化水平,落實數智賦能、建設數字公路。近日,該做法獲全省推廣。
▲無人機拍攝的中分帶被開口的現場圖片(原設計圖中沒有)。
前段時間,泰州市交通運輸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工程科工作人員發現,剛修建完的一條省道的k6+259樁號處施工有異常。原始設計線劃圖標明,該段車道為雙向四車道,中間設置有連續性中分帶,該樁號處的中分帶沒有任何開口。不過,在用無人機拍攝的現場正射影像圖上,該樁號處有了明顯變化:中分帶被開了一個大口子,且畫上了斑馬線。此外,設計圖中交叉形式由規定的“搭接道口”變成了“十字型”。兩張圖一對比,不同處顯而易見。
這肯定是施工單位擅作主張,改變了既定設計,是不允許的。他們隨即找到施工單位,經了解,這個口子是應當地村委會和部分村民的要求開的,目的是讓附近村民可以橫穿馬路,無需繞道,直接通行。“設計線劃圖是根據科學論證結合實際通行需求而制定的,不能圖方便而隨心所欲地更改,這樣做,對道路通暢和交通安全都有不利影響,存在不小的隱患。”該負責人說。經整改,目前,該路段已恢復原樣。
用無人機拍攝普通國省道建設現場正射影像圖,始于去年底。據介紹,為做好在建公路的數字化管理,泰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在全市147公里干線公路建設管理中,創新應用無人機技術,通過設置控制點和飛行作業,經空中三維建模、刺像控制點誤差修正、區域網平差處理,生成2000國家坐標系二維實景正射影像。該技術具有成本低、操作便捷、成效顯著等優點,無需耗時費力地跑現場,便能直觀地反映出在建公路的現場全貌。
據了解,運用這種技術監管在建公路,好處多多。首先,為公路的竣工驗收進行前置性精準把關,通過正射影像圖與設計線劃圖“疊加”,將設計方案和施工執行情況同圖比對,差別一目了然,還可以通過影像圖計算公路的開口間隔、行車視距,檢查是否滿足公路技術標準。第二,可以為路產路權維護提供原始數據支撐,利用圖像識別技術計算逐樁坐標、斷面尺寸等數據,使公路實景和數字信息一一對應,全面展示接養初期的公路路容路貌,為公路移交接養提供第一手資料,在公路建成后,若有相關單位或個人侵犯了路權,會有證據比對。此外,還可以為公路全壽命周期管理夯實數字底座,在二維數字地圖基礎上,添加高程、結構參數、路面技術狀況、附屬設施等屬性,豐富地圖信息,未來可以為公路三維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撐,服務存量公路數字化改造,實現數智賦能公路、提升管理效能。
- 關注|別讓“僵尸車”損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圓夢行動 為困難殘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陽”2023-12-01
- 關注|市審計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簽約 開展校地戰略合作2023-11-29
- 關注|姜堰婁莊:“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體經濟添動力2023-11-29
- 慈善|“愛心奶奶”王亞男的百萬捐贈計劃2023-11-28
- 姜堰|溫室大棚春意濃 菜農“冬閑人不閑”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