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以信授貸 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推動金融機構增加鄉村振興相關領域貸款投放。我市通過持續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借助大數據,對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精準畫像,讓信息變信用、信用變信貸,為產業發展注入更加便捷的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人勤春來早,在泰興市濱江鎮的一塊農田旁,來自連云港的種田大戶楊春洋正操縱無人機為小麥噴灑農藥。楊春洋一共種了700多畝田,原來用植保機噴一次藥需要三四天時間,現在只要大半天就全部干完了。對于新添置的無人機,楊春洋格外中意,他告訴記者,買無人機的錢都是銀行支持的,盡管投入增加了,但是省了不少人工,算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種糧大戶楊春洋說:“我們外地人在這邊種田,貸款不容易,平時缺錢的話只能找朋友、社會上的人借,而且利息比較高,農商行推出了這個信用貸,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用錢問題,我買飛機的十幾萬塊錢就是農商行給的,而且只要我的信譽好,以后貸款的錢會更多。”
由于缺少抵押物和擔保,銀農信息不對稱,像楊春洋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原來很難從銀行貸到款。近年來,我市通過持續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現跨部門、跨地區涉農信息整合、加工和應用,結合大數據分析,對經營主體精準畫像,讓信息變信用、信用變信貸,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了“信農e貸”“蟹農貸”等一系列惠農產品,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送上了金融及時雨。楊春洋的老家雖然在外地,但是他在濱江鎮搞種植已經有8個年頭,而且勤勞肯干,積攢了比較好的口碑。通過銀行的大數據綜合評分,楊春洋獲得了泰興農商行18萬元信貸額度,并成為“信農e貸”的首批用戶。
泰興農商行副行長李瑤說:“我們將強化以數知農,以信惠農,提升覆蓋面和滲透率,力爭年內興農e貸產品規模突破十個億。”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有著河蟹養殖第一縣美譽的興化市,交通銀行試點開發的“蟹農貸”解決了不少河蟹養殖戶的燃眉之急。2022年,人行泰州市中心支行抓住興化市被農業部列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創新試點的契機,支持交通銀行以征信惠農為目標,以興化特色河蟹產業為切入口,探索“數據采集聯動化、融資流程線上化、政策扶持精準化”的金融支農模式,將信貸規模和資金價格優勢延伸到農業特色產業。在興化市安豐鎮,河蟹養殖戶朱春霞正在分揀蟹苗,準備下池放養。他告訴記者,有了銀行的資金支持,他的養殖信心更足了,今年一定會是個豐收年。
朱春霞說:“金融系統對我的老百姓的支持確實很到位了,只要你的個人信用好,那你就是貸款很方便,而且貸款的額度還會大,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挺好的,挺實惠、也挺方便的。二維碼掃進去按照手機流程走,取錢、還錢都不需要到銀行去,直接在手機app上就可以處理掉。”
據了解,交通銀行“蟹農貸”推出一年來,線上申請用戶超過1000戶,累計投放的貸款超過一億元,農戶融資成本控制在4%以內,有力支持了當地河蟹產業的發展。全市已創新四個征信惠農信貸產品,累計授信6600多戶,授信金額超過25億元;發放貸款近7000筆,累計金額超28億元,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62個百分點,幫助經營主體節約融資成本超過1700萬元。
人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季偉說:“我們將認真貫徹中央和省1號文件要求,持續整合信息資源,強化科技賦能,創新信貸產品,加快完善‘信用評價+金融服務+風險補償’三位一體征信惠農體系,為支持鄉村振興,助力我市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記者:梁軍 繆佳榮
通訊員:許羊林 宋琳
編輯:陸楚媛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關注|別讓“僵尸車”損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圓夢行動 為困難殘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陽”2023-12-01
- 關注|市審計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簽約 開展校地戰略合作2023-11-29
- 關注|姜堰婁莊:“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體經濟添動力2023-11-29
- 慈善|“愛心奶奶”王亞男的百萬捐贈計劃2023-11-28
- 姜堰|溫室大棚春意濃 菜農“冬閑人不閑”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