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姜堰婁莊:“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體經濟添動力
銷路決定農產品能否取得預期收益。而跑市場對于大多數種植戶來說,非常不易。豐收的情況下,如何賣個好價錢?今年以來,姜堰區婁莊鎮通過分類施策、嫁接平臺、逐步推廣,拓寬了本地農產品銷路,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
眼下,姜堰區婁莊鎮馬賽村30畝毛豆迎來收獲。雖說是首次嘗試,但效果還不錯,畝產達到了3000斤。目前,本地毛豆早已下市。而馬賽村利用反季節的優勢,打個時間差,把毛豆推向市場,毛豆成了稀缺品。不僅如此,它們的銷路已不局限在本地。“目前,依托全省供銷合作社在流通方面的優勢,我們毛豆銷到了南京、常州等地,供當地學生食用。”姜堰區婁莊鎮馬賽村駐村第一書記姜兵說。
馬賽村農產品種植規模約350畝,涵蓋甘藍、草莓等7個品種。今年它們均搭上了“銷售快車”,借助供銷系統在渠道等方面的優勢。那么,婁莊鎮的農產品為何能與供銷系統結緣呢?“東菜-西果-南瓜-北糧”是當地典型的農業產業格局,但呈現分布不均、規模不大等特點,也由此帶來了競爭力不強、銷路不暢等問題,制約著村集體經濟增收和百姓致富。
今年以來,婁莊鎮將“走好‘三社’融合共富路、實現集體增收新路徑”列為書記項目,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政策資金優勢、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技術優勢、供銷合作社的服務渠道優勢進行整合,實現農產品種、管、收、銷一體化運行。同時,婁莊鎮還新建了一處電子商務中心,發揮著包裝運輸、冷藏儲存、展示銷售、直播帶貨等功能。線上,當地邀請專業團隊和鎮村工作人員進行直播帶貨,讓銷路更廣、更遠。
目前,婁莊鎮的16個村都陸續借助供銷系統資源,形成了“供銷合作社+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融合的優勢,拓寬了農產品的銷路,全年銷售額上千萬元。到今年底,16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預計可達1620萬元。
記者:聶慶楨
編輯:陸楚媛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現場|節前商品價格檢查 保障節日放心消費2024-02-01
- 教育|公益寒托班 冬日新溫暖2024-01-31
- 文化|王珮瑜:京劇清音會 拉近與觀眾的距離2024-01-31
- 靖江|數字賦能江河管護 無人機“上崗”巡查2024-01-29
- 安全|泰州各地加快推進“瓶改管(電)”2024-01-29
- 關注|為船員“送服務、送祝福、送安全” 泰州開展“幸福泰舟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