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泰州:智能設備+生物防治 綠色防控顯身手
當前,水稻已經進入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這也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階段。泰州各地優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誘控等綠色防控技術措施,全力以赴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確保秋糧穩產豐收、品質提升。
在海陵區華港鎮許家莊村一處水稻種植基地,機耕路兩側安裝了太陽能捕蟲器和智能監測設備。這套設備在誘捕蟲害的同時,能夠第一時間將病蟲害的各項數據傳輸到電腦或者手機上。
泰州市植保植檢站正高級農藝師王曉兵說:“智能性誘監測設備能準確預報水稻主要病蟲,如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害蟲的發生量及發生趨勢,結合人工調查,為指導大面積病蟲防治提供科學依據,確保秋糧穩產豐收。”
農技人員還深入稻田,手持趕蛾棒,在水稻上方來回揮舞,查看稻田內蛾類害蟲的數量和動態,并結合智能監測設備的數據,指導農戶科學合理用藥,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種植戶盧群說:“有我們農技人員的指導、智能設備的監測,讓我們更精準地用藥治蟲,我對今年的水稻豐收很有信心。”
在靖江市斜橋鎮富民村的一三家庭農場,種植戶則通過投放赤眼蜂等方式,達到綠色防控的目的。種植戶宋旭賢正在往田間拋灑的就是赤眼蜂球,蜂球看上去和乒乓球差不多大小,每一枚里面卻有3000只左右赤眼蜂。這些赤眼蜂投放到田間后,能夠準確地找到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害蟲的卵,然后將卵產在這些害蟲的卵中間,進而影響害蟲卵的孵化,達到防治的效果。
投放完蜂球后,宋旭賢又在田間插上誘捕器。據介紹,誘捕器中的誘芯具有花香味道,可以將稻縱卷葉螟吸引到其中。宋旭賢告訴記者,現在的用藥量基本上是正常用藥量的一半左右。
泰州臺綜合報道
編輯:趙采薇
責編:楊帆
審核:戚翔 聞棟
- 項目|滬渝蓉(北沿江)高鐵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2024-12-05
- 人文|單聲研究會成立2024-12-05
- 現場|國家憲法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12-04
- 關注|建功新時代 巾幗寫榮光2024-12-04
- 關注|產業援疆 打造美食與愛心雙向奔赴盛宴2024-12-03
- 時政|泰州市婦女第六次代表大會開幕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