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在泰州誕生。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
臨江不靠海。
為什么是泰州?
該系列短視頻
從塵封的歷史往事中,
追尋“水兵母親城”泰州根脈里
流淌的藍色血液,
探尋硝煙中的記憶。
戳這里看短視頻↓↓↓
白馬廟,長江邊上的一個小村落。70年前,這里是渡江戰役東線指揮部所在地。
起初粟裕的指揮部設在泰州城里面,但是泰州城目標比較大,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尤其當時解放軍沒有制空權,容易遭到敵人飛機的轟炸和掃射。而當時的白馬廟附近都是高樹,不容易被國民黨發現。
1949年4月23日,就在第7兵團35軍進占南京的當天,三野收到了中央軍委的急電,要求立即組建海軍,并預備接管國民黨海軍起義、投誠的軍艦。張愛萍被指定為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委。
1943年,張愛萍曾經在到洪澤湖剿水匪。他把新四軍的船命名驅逐艦、護衛艦,其實當時的船都是木船,因此大家都說張愛萍是“土海軍”勝利了。洪澤湖剿匪一戰讓張愛萍奠定了組建海軍創建人的重要因素。
白馬廟這座丁字形的二層小樓,曾是一位地主的藏書樓。1949年4月23日,張愛萍在這里召開了“華東海軍成立大會”。包括張愛萍在內,共5名干部再加上8名戰士,在戰火中見證了第一支人民海軍的正式誕生。
海軍東海艦隊原副參謀長、海軍初創唯一健在的見證人黃勝天介紹,當時要求按規定立即成立海軍,大家一點都沒有準備,都以為渡江結束以后再成立海軍。 怎么成立海軍呢?只有張愛萍心中有數。最后張愛萍召開會議,聽國民黨起義官兵介紹國民黨海軍怎么建的。最后張愛萍想出辦法來了,想辦法利用舊船、舊艦能修則修; 第二從香港 澳門買民船、輪船回來改裝為軍艦。
198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正式批復海軍總部的請示,“同意以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成立華東軍區海軍的日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成立日期”。白馬廟作為渡江戰役東線指揮部舊址,見證了人民海軍的成立。
人民海軍從泰州白馬廟揚帆起航,駛向祖國的萬里海疆。
70年篳路藍縷,70年春華秋實,從白手起家到縱橫四海,從沿岸近海到遠海大洋,人民海軍在浴火中鑄就輝煌。
主創:萬永良 孫小平 劉芳 冒乃新 石蓉 鄒霖 劉穎 聞棟 邵曉霞 徐佑陽 鄭劍云 楊杰 申雯 孫靖
編輯:石蓉
責編:邵曉霞
審核: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