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一葉:陳云談黨內生活“三原則”
1946年10月,國民黨撕毀“停戰令”,重新在東北燃起戰火,集中力量向中共南滿根據地發起進攻。戰局嚴重,南滿地區黨內暴露出嚴重的意見分歧。外有嚴重敵情,內有意見紛爭,陳云同志自告奮勇,要求到南滿工作。毛澤東親自起草電報說:“陳云去南滿任書記兼政委,很好,望速去。”
臨危受命的陳云,于1947年2月在南滿分局第一次擴大會議上嚴肅提出,必須加強黨內團結。他說:任何時候,對待黨內的爭論,都要有一個原則態度,這就是“老實的態度,是則是,非則非”;“負責的態度,爭論事小,原則事大,歷史上的事小,現在的工作事大”。4月,在南滿分局第二次擴大會議上,陳云再次強調要健全黨內生活,加強黨的建設,以嚴肅的原則性去解決無原則的糾紛,并提出黨內生活的三條原則。
對于批評與自我批評,陳云提出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的原則。他認為: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這是應有的原則態度,不是得罪人。否則,就會助長混亂,不能解決問題。被責備者不要一觸即跳。“大廣播”比“小廣播”好,正面講比背后講好。是否是事實,一見面就清楚了。
對于黨組織生活,陳云提出必須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他強調:民主不僅一般需要,在目前情況下有特殊需要。不經大家交換意見,是不可能集中的,形式上集中了也難免出錯誤。不民主,只集中,必然愈不能集中;多交換意見,反而容易集中。民主又必須集中。個人意見不被采納,不能生氣,也不能不尊重集中的決定。
對于黨員權利和義務,陳云提出允許黨內發表不同意見、但必須堅持“四個服從”原則。他指出:每個黨員遇到不如意的事和人,就不干工作,或在言論行動上消極,這是不對的。遵守紀律的重要,恰恰是在自己意見不被通過的時候,或者是有關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在我們黨內,個別黨員的利益必須服從于全黨的利益。“四個服從”是一個也不能少的。
這三條原則,使得南滿地區黨內分歧逐步解決,為南滿革命事業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證。嚴肅的黨內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黨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法寶。當前,在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中,陳云提出的黨內生活“三原則”,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5日 18 版)
- 中國共產黨章程2022-10-27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2022-10-26
-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2022-10-25
- 中共二大與黨的群眾工作2022-09-14
- 集團(臺)紀委書記張建國上專題黨課2019-11-07
- 集團(臺)副臺長李晉上專題黨課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