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黨章的一把金鑰匙——細數黨章總綱的演變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對黨章作了重大修改。字斟句酌的改動背后,凝結著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豐富實踐探索和歷史性變革,蘊含著對新時代黨的事業發展和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昭示著黨的前進方向。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即日起推出“黨章修改背后的故事”系列文章,解讀黨章修改背后的歷史脈絡和深刻內涵,敬請關注。
黨章是黨的總章程,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的十九大審議并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在總綱部分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十九大黨章,約2萬字,由總綱和十一章條文組成,其中總綱8000余字;新黨章共作出107處修改,超過一半——58處的修改在總綱,其余49處在條文部分。兩組數字,印證了總綱的重要性。
黨章總綱是黨章條文前的總則,是我們黨政策主張和指導方針的集中體現,是整個黨章的靈魂。
不過,或許你不知道的是,黨章并非一開始就有總綱。從黨的二大制定了我們黨第一部黨章到黨的六大黨章,均未設置總綱。一直到黨的七大,把黨綱作為單獨一部分置于黨章之前,黨章才首次有了總綱。1945年5月,劉少奇同志在黨的七大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我們現在制訂了黨的總綱,加在黨章前面。這就是我們黨的基本綱領。”
七大黨章的總綱部分集中載明黨的基本綱領,包括黨的性質和理論,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任務與特點,以及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群眾路線、組織原則等。更為重要的是,七大黨章在總綱部分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黨的七大后,隨著形勢發展、事業開拓,我們黨與時俱進對黨章總綱進行了修改完善。八大黨章是黨執政后的第一部黨章,總綱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結構體系。其最突出的貢獻是對社會主義建設和執政黨建設規律進行探索,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任務和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以及執政黨必須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的任務。
改革開放后制定的十二大黨章是黨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黨章,總綱部分對黨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作出規定,奠定了現行黨章總綱的基礎。此后的黨章修改又與時俱進對總綱進行了完善。黨的十九大對黨章總綱作出重大修改,得到全黨同志衷心擁護。
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堅定“四個自信”;從堅持新發展理念,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黨章總綱充分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充分體現了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的新鮮經驗。
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凝聚力量。十九大黨章修改的最大亮點和最突出的歷史貢獻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寫在黨的旗幟上。修改后的黨章在總綱部分專門增寫一個自然段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回顧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開辟未來。黨章總綱演變的歷史,折射的是黨章完善的歷史,是我們黨從弱小組織走向成熟大黨的歷史,也是我們黨與時俱進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的歷史。黨章總綱的每一次修改,都凝聚著全黨的智慧和心血;黨章總綱的每一處修改,都凝結著黨的豐富實踐探索,蘊含著對黨的事業發展和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昭示著黨的前進方向。
從這個意義上說,總綱是理解黨章的一把鑰匙,讀懂了總綱也就讀懂了黨章的“一大半”。(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蘭琳宗 丨制圖 李蕓)
- 中國共產黨章程2022-10-27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2022-10-26
-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2022-10-25
- 中共二大與黨的群眾工作2022-09-14
- 集團(臺)紀委書記張建國上專題黨課2019-11-07
- 集團(臺)副臺長李晉上專題黨課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