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雕花樓景區
口岸雕花樓景區:評定4A向泰州獻禮
口岸雕花樓景區位于江蘇地理中心泰州高港城區西南方,總占地面積8.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總投資近10億元。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以千年柴墟古街區為載體,融休閑娛樂、餐飲購物之功能,集“一橋、兩街、三廟、四宅”等景點,樓景珍奇別致、水景秀麗靈動、橋景美輪美奐、街景熱鬧繁華,再現了明代儲巏《柴墟閑行》詩中“臨流聊寄傲,信步到花村”的怡然景象。
一橋:慶元古橋,氣派壯觀,如一闋長調橫跨柴墟河上。
兩街:柴墟古街和慶元老街沿襲千年,繁華依舊。
三廟:財神廟、關帝廟、城隍廟(市級文保單位),一街之隔,香火通連。
四宅:口岸雕花樓(省級文保單位),建于乾隆年間,園內木雕、磚雕、石雕巧奪天工,皆為當時雕刻藝術的經典之作,有“蘇中第一樓”的美譽;孫氏四方樓(市級文保單位),建于晚清,玲瓏剔透的雕花和華麗精致的歐式柱欄是中西方藝術的完美結合,現辟為“國學文化啟蒙館”;戚氏進士第(市級文保單位),明代官宅,莊嚴大氣,現辟為“中華武進士館”,是全國唯一專題展示武進士文化的場館;李信昌過載行,清代“前商后宅”建筑的典型代表,泰州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商行,現辟為“高港歷史文化展示館”。
馬家班戲臺,馬派淮劇的發源地,走出了馬麟童、馬秀英父女;
鼓樓,因名將岳飛曾在此屯兵抗金而建,鏗鏘鼓聲蕩氣回腸。景區內牌坊、石街與“大宅門”互為表里;燈籠、槳影與游人同映碧水,宛若一幅古柴墟“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