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創業富民的春天"之二:堅定創業信心,點燃激情夢想,奮力闖出創業富民新天地
擁抱創業富民的春天
——在全市創業富民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摘要)
藍 紹 敏
二、堅定創業信心,點燃激情夢想,奮力闖出創業富民新天地
春天已來,但真正的春天屬于有大志向者,否則再溫暖的春風也吹不來桃紅柳綠,再燦爛的陽光也照不出七彩大地。創業,關鍵是行動。只要你邁出這一步,你就能顯英雄本色,有用武之地。
請不要妄自菲薄,你的能量超過你的想象。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太陽,潛能有多大,或許自己也說不清。我曾經講過一個小故事,給你100公斤報紙,可能你拎不動,但給你100公斤鈔票,你不光拎得動,你還能跑。什么是潛能,這就是潛能。搞創業,不要怕自己的起點低,不要怕自己的能量小,劉強東24歲賣盜版碟;馬化騰27歲為了提高QQ用戶量,在網上假扮女孩陪聊;柳傳志40歲在中關村擺攤賣旱冰鞋、電冰箱;宗慶后42歲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文具,他們的起點都不高,但是在創業路上勇往直前不回頭,最終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例子,揚子江藥業集團的董事長徐鏡人退伍后,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歷經30多年拼搏,把一家名不經傳的鄉辦小廠,發展成為全國醫藥行業龍頭老大,年產值近600億;姜堰雙登集團的董事長楊善基最初只是工廠的學徒,把雙登集團從一家瀕臨倒閉的小作坊發展壯大到全球前三、國內第一的工業電池“巨人”;興化興悅化纖紡織公司的董事長高祝明,15歲就出去打工,拉過板車,收過廢品,現在辦起了水晶絲企業,占有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成為身家數千萬的老板;威斯汀食品公司的總經理車成文,十七歲從江西來到泰州打工,沒技術、沒資金,從蛋糕學徒做起,經過近20年的打拼,如今已擁有13家蛋糕連鎖店,一年下來利潤達800萬元。
英雄不問出處,沒有誰天生就是企業家,沒有誰天生就是大老板,我們去創業,可能一時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但任何時候都不能缺追求、缺自信、缺執著。只要想干,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而當你干出成績的時候,你便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得到大家的支持。有些年,我們泰州的發展勢頭有點不溫不火,近年來我們奮發圖強,以大項目推進大發展,重塑了形象,贏得了地位,收獲了掌聲。過年期間,我接觸了不少回泰的各界人士,他們都為泰州的變化、泰州的發展紛紛點贊。實踐證明,泰州人行,絕對能行,泰州人能干大事,能干成大事。
請不要安于現狀,不要讓惰性束縛著騰飛的翅膀。每個人都有一顆不甘于平凡的心,每個人都有一個創業的夢。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不要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要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你可能會告訴我,現在生活小康了,日子好過了,花錢不愁了,很滿足了。平心而論,這是一種很樸實的思想,沒有多少值得非議的,盡管它帶有典型的小富即安的小農經濟意識。但是,當你停下前進的腳步時,整個世界并沒有和你一起停下。人不應只有眼前的生活,還要有遠方、夢想和未來。口頭的“知足常樂”只是一種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兩不”:一是不敢創業,怕擔風險。好不容易過上的安穩生活,辛辛苦苦創下的一份家業,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很好理解。但是,我們要知道任何成功都包含一種風險,沒有風險的事業就不能稱之為事業。古人講,富貴險中求。當然,這個“險”,不是說去做違法犯罪的事,這個險是要敢于去冒創業的“險”。靖江正午針織實業公司的孫飛如果安于現狀,就不會從人人羨慕的供電公司辭職下海創業,她靠著“一雙襪子”走天下,把一個70多平米的小作坊發展成7萬多平米、年銷售額3000萬美元的企業。泰興的曹龍祥如果怕擔風險,就不會接手資不抵債的泰興市制藥廠,那么今天在全國醫藥百強榜上就可能沒有濟川藥業的名字。對于創業者來說,不怕風險是必備的素質,創業者就是時代的領跑者,就是時代的“弄潮兒”,創業者就是冒險者。你如果拒絕承受風險,就意味著你將失去許多成功的機遇。二是不會創業,不知道如何去做。有的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創業想法很多,但是真正要搞的時候,又在心里打算盤,我能干什么呢?我看干什么都行。開工廠、辦企業是創業,搞個體、擺地攤也是創業;在“高大上”的領域可以創業,在普通領域也可以創業。現在創業的領域很多,發達國家流行的,我國還沒有的,可能就是我們的創業機會;其他兄弟城市開始有的,而我們泰州還沒有的,可能就是我們的創業機會;我們生活之中感到不便的、感到需要的,可能就是我們的創業機會;我們能夠比別人做得更好、做得更有特色的,可能就是我們的創業機會。可以說,創業機會無所不在,關鍵要去做,邁出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同志們,父老鄉親們,創業不能等到明天,明天太遙遠,今天就行動!
請不要害怕挫折,陽光總在風雨之后。創業之路,是一條艱辛之路,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現在這個時代,聰明人滿街竄,稀缺的恰恰不是聰明,而是一心一意,一條心,一根筋,在創業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對創業者而言,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堅持就是成功,堅持到底就是大成功。創業者永遠不要去跟別人比幸運,幸運之神只會眷顧那些歷經磨難的人;永遠不要去跟別人比學歷,學歷不是創業的必要條件;永遠不要去跟別人比出身,英雄不問出身!我們泰州的創業者要跟別人比什么?第一,要去比眼光,把握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只要順應時代的大潮,抓住了大潮流、大趨勢,盡管創業路上可能會磕磕絆絆,但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馬云看中了互聯網的機遇,當時國內還沒有互聯網,盡管一開始被人當成“大騙子”,盡管連續失敗了4次,但是他抓住了互聯網這個大趨勢,最終獲得了成功。第二,要去比吃苦,發揮主觀能動性。天上不會掉餡餅,創業也不會有捷徑。想不吃苦就一夜暴富,哪有那么好的事?溫州人為什么創業能成功?說到底就是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臟活、苦活、累活都肯干,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不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上千言萬語,怎么能掙來千金萬銀?第三,要去比斗志,激發泰州人的血性。我們泰州是革命老區,最不缺的就是血性。我們講“三個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實現不了的目標,對泰州的創業者而言,歸結到一點,就是不相信我們干不過別人。愛拼才會贏,我相信,只要我們把困難當成一種歷練,把風雨當成一場薄霧,我們一定能夠步入人生的美好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