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為這位90后村官點贊!他帶動30個居民開網店銷售本土產品
90后的王飛聰明能干,生活事業可謂一帆風順。2013年大學畢業就考上大學生村官,被分到醫藥高新區寺巷街道屠橋社區。王飛說,投身電子商務,既為響應大學生村官創業的號召,也是希望通過網絡搭建為民服務平臺,助農致富。
2013年夏天,王飛到醫藥高新區屠橋社區任職,在參加社區企業普查時,他發現社區內有眾多居民在家生產玻璃儀器、教學儀器等產品,不少小作坊式的銷量幾年沒有增長,有的企業雖然銷量還行,但賬目有拖欠,導致一年到頭收入不穩定。了解情況后,王飛就一直在思索怎么樣才能幫助他們改變現狀,讓大家的生活生產環境變得好一些,便捷一些。參加了市委組織部開展的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后,王飛深受觸動和啟發。
通過市場調研,我發現教學儀器是小眾產品,但社會需求量大,又有本土資源優勢。網店的年銷量有近10萬元。也許這個數目在網店里并不高,但對于大多數農民來說,一年能增加10萬元的銷量,對他們幫助還是很大的!
我做的事兒微不足道
試創業取得成功讓王飛信心倍增,他組織社區居民一起上課,對大家講解電商發展的情況、分析電商的利弊、傳達政府扶持創業的政策,并利用周末開課培訓電腦技術、網店經營技巧,鼓勵和引導居民搶抓機遇投身互聯網。
在王飛的帶動和幫助下,近兩年,屠橋社區新增電商近30家,大多銷售教學儀器、繩網帶、消防器材等本地加工生產的產品。
除此以外,王飛還通過電商平臺為社區居民代購種子、化肥等各類農產品原料。“很多老人不會上網,要買什么就直接打個電話給我,買好我會直接給送上門。”王飛說,雖然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但能幫助居民也就體現了大學生村官的價值。
來源:泰州文明
編輯:悅鳴
責編: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