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魯書洋:為家鄉“拼”出一個體育材料產業
連日來,興化荻垛鎮的體育材料產業園內,天行健體育產業項目、凱越體育材料項目正在按序時建設。兩項目投資分別為1.8億元和1億元,主要生產建造塑膠跑道的橡膠顆粒材料,以及人造草坪、人造草絲等體育設施材料。此外,眾鑫、彩虹等體育材料生產企業也明確投資意向。
“再過兩年,體育材料項目將在園區遍地開花,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荻垛鎮黨委書記陳林說,體育材料項目能在荻垛集聚并形成產業,得益于該鎮體育材料生產經營能人魯書洋。
第一個把生產廠辦到家鄉
魯書洋今年52歲,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便在江陰彩印廠跑業務,專門攬酒廠印制酒盒業務。后來酒廠效益差,付不了貨款便用酒品抵算。無奈,魯書洋只好拖了幾車酒,回興化租店賣酒。
魯書洋覺得賣酒不是主業,得學個新門道。賣了三年,他便到上海,找家鄉在上海的能人。他來到了同鄉裴桂雨辦的體育材料廠務工。裴桂雨熱心傳授,兩年時間,魯書洋掌握了體育材料生產及塑膠跑道的建造技術。同時,獲得了運動跑道行業的生產和建造資質。
2006年春,魯書洋在興化經濟開發區創辦了體育材料廠,專門生產橡膠顆粒材料和建造塑膠跑道。“回家鄉辦廠,主要基于塑膠跑道在家鄉及鄰近縣市是空白,一方面可以引領、推動塑膠健康跑道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把這個產業做起來。”魯書洋說,當時,不少運動場、體育場、健身跑道都是水泥地面,這種地面易傷及腿和膝蓋,而健康的塑膠彈性運動跑道將是大趨勢。
可是,連見都沒見過塑膠跑道,人家能信嗎?為讓客戶認識了解體驗塑膠跑道,魯書洋便在廠區專門辟一塊地,建造了小型塑膠運動體驗場。不久,贏得了第一筆業務,客戶是海安一家幼兒園,造價40多萬元。魯書洋特別注重這個首筆業務,在造型設計、用料上、施工上精心打磨,一月后,一個美麗多彩的幼兒活動場和跑道便展現在人們眼前。當地主管部門特別重視,還召開了現場會,推廣使用塑膠跑道。緊接著,海安一些單位紛紛約請建造運動場或運動跑道。隨后,市職教中心、市體育場等學校、公園體育設施全面開花。
塑膠運動跑道在家鄉的市場從此打開。“至2007年底,一盤點,工廠產值突破了2000萬元,獲凈利200多萬元。”魯書洋說。
培植30多鄉親創辦生產企業
眼下,位于大垛鎮工業園區的泰州市新晨體育設施材料有限公司正在抓緊生產。“魯總的上海公司催著要貨呢。”該公司總經理徐宏庚說。
徐宏庚是6年前丈夫去世挑起的工廠擔子。在魯書洋工廠創辦之初,她的丈夫劉寶峰加盟到魯書洋的企業。三年后,為鼓勵劉寶峰獨立辦廠,魯書洋采取參股的方式,支持劉寶峰辦起了體育材料生產廠。然后在劉寶峰的工廠走上正軌后便退了出來。目前,由徐宏庚接管的企業,固定資產1100多萬元。
像這樣經過魯書洋“工廠學校”歷煉出道在我市創辦企業的有28人。企業集中分布在經濟開發區,大垛、荻垛、昌榮、陶莊、張郭等鄉鎮。此外,還有六七名鄉親在本省建湖、大豐、阜寧、射陽等興辦體育設施材料廠。他們生產的產品多由魯書洋、裴桂雨等在外能人訂購。去年,僅我市企業累計生產體育材料8萬噸,產值4億元。
網絡配圖
由魯書洋的妻子陸銀紅擔任董事長的江蘇康體新材料公司,建設在經濟開發區,猶如體育材料“航母”。不僅示范引導生產,而且開發升級新的體育材料產品,為當地體育材料生產企業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體育材料生產由塑膠跑道的業務決定。為開拓塑膠體育設施建造業務,擴大體育材料生產,2005年10月,魯書洋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萬鼎建設有限公司。10多年,公司的建造業務遍及上海、江蘇、浙江及北京,擁有8個建造施工隊。
參與設計體育材料產業園
經過多年的打拼,荻垛在外能人從事的體育材料生產及體育設施建造,在業界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可是,如何將這一產業引回來發展,形成荻垛自己的產業?2015年8月,荻垛鎮黨政負責人就該主題,向業界能人魯書洋尋求計策。鎮領導采納魯書洋建議,在鎮工業園區擬打造一個體育材料產業園,策應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招引在外業界能人興辦體育材料生產項目。
不久,又經魯書洋策劃,荻垛鎮在上海專題舉行投資環境說明會。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的40多名從事體育材料生產經營的能人出席了會議。通過交談,這些在外能人都有想打造一個體育產業特色園區的意愿。其原因是,一方面體育材料的業務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他們的生產基地在上海無法拓展,產能難以進一步釋放。雙方達成共識后,成立了興化市體育材料產業協會,魯書洋擔任協會副會長,他除了協助政府建設產業園,還幫助會員企業在產業園興建項目的快速推進。
眼下,魯書洋正根據園區規劃,將市內分散的企業向產業園集聚,逐步引導園區企業形成行業協會交流、產品研發、品牌展示、銷售及電子商務、生產及物流一條龍產業體系,并形成國內領先的體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
來源:興化新聞
編輯:悅鳴
責編: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