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他放棄機關工作建眾創驛站,致力打造創業者的“夢工廠”
6月初,創業者王智輝攜帶“建立泰興第一個專業人才網站”的夢想,入駐泰興壹能眾創空間。僅一個月,他就募集創業支持資金10多萬元,網站順利上線,吸納20多個企業會員,注冊人數突破百人。
泰興壹能眾創空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門從事眾創空間經營管理,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咨詢、培訓、投資、策劃等服務的企業,至今已助力近千名創業者走上創業之路。
“我也是一名創業者,我的創業是為了讓更多想創業的人創成業,打造一個泰興創業者的‘夢工廠’。”壹能眾創空間有限公司創辦人張正說。
機關“充電”十年,為創業蓄足能量
創業是張正從小的夢想。1996年大學畢業后,他就懷揣創業夢,與兩個剛出校門的同學在泰興城區老東站合開了一家電腦公司。由于剛剛踏入社會,對政策、市場幾乎一無所知,又缺乏他人指點,不到三個月,電腦公司就倒閉了。
遭遇創業挫折,張正沒有氣餒,他覺得自己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知識、經驗積累不夠。2003年,為了摸清創業門道,他通過招考進入泰興工商局工作。
在泰興工商局,張正一待就是10年。10年間,他先后從事市場管理、企業登記、法制咨詢等工作,研讀了所有工商法律法規,不僅熟悉企業創辦的一系列流程,而且掌握了企業發展過程中各類問題的應對之策。他當時所在的法制咨詢科是單位最“熱門”的部門,每天前來咨詢的創業者、企業家絡繹不絕。
看著每天來咨詢的人,再加上國家近年來對創業扶持力度加大,張正的創業思路愈發清晰,他覺得成立一家幫助他人創業、解決發展問題的企業,前途無限。
為了能更好地服務他人,張正利用工作之余,先后參加上海交大、南京大學、蘇州大學的自學培訓,考取了蘇大的法律碩士,取得了律師、工商行政管理等諸多資格證書。
“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我創業積蓄能量的關鍵期。”2013年,張正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工商部門的工作,信心十足地踏上了創業之路。
辭職后,憑借豐富的知識、經驗,張正成功幫助多家企業調解股權糾紛,順利獲得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2015年,他投資百萬元的壹能眾創空間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建眾創驛站,讓創業者找到“歸宿”
復古的實木桌椅、柔軟的沙發、生意盎然的綠植、清香四溢的咖啡……走進張正的壹能眾創空間,宛如走進一間溫馨的咖啡廳,寧靜、簡潔。而墻上醒目張貼著的“只要你能豁出去,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的標語,又讓你意識到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空間。
“我要打造的是一個創業者的‘驛站’,在這里大家可以舒適地喝咖啡聊天,在充分放松的環境中迸發創業思想,激蕩創業熱情。”張正說。
在壹能眾創空間,每隔幾天都會舉辦一次創業沙龍,或邀請專家學者與創業者座談,或就某個創業點子進行探討,或為某個創業項目舉辦注冊入駐儀式。凡是入駐壹能眾創空間的創業者和創業項目,都能享受到從注冊、規劃、選址定位、資本運作以及品牌文化塑造等一條龍服務。
退伍軍人出身的李東紅,執著于銀杏深加工項目5年,當他獲得兩個關于銀杏生果剝殼去芯發明專利時,已耗盡了所有積蓄,一度很迷茫的他去年成了壹能眾創空間的常客。考慮到李東紅的創業實際困難,張正免費幫他設立公司、注冊商標,并在宣堡落實生產廠房,幫他聯系投融資機構,尋找合作伙伴。
今年9月,李東紅的銀杏深加工廠將正式投產。“壹能眾創讓我找到了創業的信心和方向,這里永遠是我的家。”李東紅感慨地說。
設創業公社,延伸創業服務觸角
6月7日,泰興姚王鎮創業富民服務中心成立,根據與姚王鎮達成的相關協議,今后,該中心將由張正所在的壹能眾創空間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除此之外,張正還與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宣堡鎮政府達成合作,由政府出資建設創業基地或創業公社,后期由壹能眾創空間有限公司負責創業者的輔導、扶持和創業項目的孵化。目前,兩個創業公社辦公用房已進入裝修階段,年內可陸續投入使用。
“創業不分身份、年齡,空間是無限的,在鄉鎮或園區設立創業公社,有助于農村更多的創業者實現創業夢想。”張正告訴記者,創業公社的設立也不是盲目的,均依據各地產業特點,比如姚王立足機械加工產業,宣堡立足建筑產業,這樣有利于當地創業者就勢創業,提高創業成功率。
張正計劃在兩年時間內,建成覆蓋泰興全市的創業公社網絡,讓鄉鎮園區的創客接受更豐富的創業資訊、享受更便捷的創業服務。
不僅如此,張正還與泰興團市委聯合組建了泰興市青年創業者協會,搭建了壹能微創客“青年之聲”微信平臺,吸納了青年創業者會員160多名,到目前已開展創業交流分享等活動6次,在青年創業者間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機制。
圍繞創業空間的前伸后延,壹能眾創空間不斷擴張升級。張正說,他希望通過多年努力,讓“壹能時空”創成中國馳名商標,企業成長為“創業大廈”,成就千千萬萬創業夢、創客夢……
張正的創業心得
1、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夢想固然重要,但知識、經驗的積累更為重要。
2、眾人拾柴火焰高。創業路上,要懂得發揮團體的力量,有了大家的幫助,困難就不那么可怕,創業的成功幾率會更大。
3、創業過程中,要有發散性思維,善于拓寬創業領域,會有意外發現和收獲,創業之路也會越走越寬。
編輯:悅鳴
責編: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