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興化下崗女工創辦保險代理公司,帶動300多人就業
保險業務員成就了她,她又通過創辦保險代理公司成就更多的人。她就是興化市下崗女工、江蘇板橋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繼蘭。
2009年9月,趙繼蘭創辦了板橋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打造一站式服務保險公司和保險客戶的“保險超市”。8年來,她的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在全省各地設立了65家分公司,代理了36家保險公司的業務。2016年公司代理保費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今年7月20日,在市委五屆三次全會上,趙繼蘭的創業事跡,作為創業富民典型交流。
陪人應聘,陰差陽錯奮斗成高級業務員
今年44歲的趙繼蘭是興化市荻垛鎮人。中專畢業后,趙繼蘭進入供銷社工作。工作6年后,她和眾多供銷系統員工一起下了崗。
下崗后,一位過去的同事到人壽保險公司應聘業務員,讓趙繼蘭陪伴。同事填了登記表后,招聘負責人也要趙繼蘭填表,趙繼蘭連連說“我不行,我跑不到”。“你怎么就知道你不行跑不到的,跑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不跑就永遠沒有希望。”趙繼蘭回憶當時情景說,這位負責人的話激發了她,于是她也填了表。
趙繼蘭編在城區組,每天晨會匯報、交流,給她以壓力和動力。“別的姐妹跑到,我也要跑到。”趙繼蘭從親友圈、同學圈開始尋找客戶。一次次上門,一次次婉拒,但趙繼蘭不灰心。終于,一個星期后,趙繼蘭做成一筆小孩婚嫁保險業務。自此,趙繼蘭的業績直線攀升,一年下來傭金收入達7萬元。她的職級也從見習業務員升到一級、高級、高三業務員。高三業務員是業務員最高職級,當時整個興化城區500多名業務員中達到這一職級的只有3人,而趙繼蘭是3人中工齡最短的。
昔日的同事、同學看到趙繼蘭跑保險獲得成功,也紛紛加入業務員隊伍。趙繼蘭將他們編入保險公司以她名字命名的團隊。從單打獨拼的業務員變為帶領12名組員的團隊負責人,趙繼蘭既要保持個人業績,又要讓團隊業績不落后。趙繼蘭從自己的薪酬中拿出3萬多元,用來支持團隊新人開展業務。在趙繼蘭帶領和指導下,團隊新成員很快熟悉業務并取得較好業績。
創辦代理公司,打造“保險超市”
“跑保險真的不容易,經常被別人誤解,最難過的是跑的單子公司不予受理。不僅自己的辛苦白費,也讓投保人失望。”趙繼蘭說。
為此,趙繼蘭一直考慮有沒有一家保險公司能讓任何人、任何車輛過來都可以找到合適的保險產品。業界朋友告訴她,只有保險代理公司可以做到。于是,趙繼蘭有了做保險代理公司的念頭。
趙繼蘭和丈夫到昆山市一家知名保險代理公司考察,計劃加盟成為代理分公司。2007年7月,興化市第一家保險代理公司——昆山市吉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興化分公司誕生。
趙繼蘭準備在保險代理公司大顯身手的時候,一次逆變讓她回到原點。2009年4月,趙繼蘭接到通知稱,昆山總公司業務大調整,只允許分公司代理壽險業務。趙繼蘭馬不停蹄地趕往昆山,卻被直接拒之門外。“回到公司,看到員工都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自己,實在不忍心將這個消息告訴他們。”趙繼蘭說,那一夜她輾轉難眠。天剛亮,她就拉著丈夫趕到南京,向省保監局尋求幫助。由于公司先前信譽良好,工作人員建議她自己創辦新公司,但注冊資金需要200萬元。
趙繼蘭四處籌集資金,注冊江蘇板橋保險代理有限公司。2009年9月,公司正式獲批運營。在趙繼蘭帶領下,板橋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業績成倍數增長,第一年代理保費1000萬元、第二年2000萬元,去年逾2億元。
“現在,即便是一輛拉貨的小拖拉機,公司都能為它成功投保。”趙繼蘭說,保險代理公司就如“保險超市”,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個性化保險解決方案,成為保險公司聯系客戶的橋梁和紐帶。
開設分公司,帶動更多人創業就業
“開辦保險代理分公司,比搞塑粒加工更有挑戰性,更有意義。”板橋保險代理公司無錫分公司經理顧帆說。
顧帆今年42歲,10年前從興化到無錫,先是收舊,后從事塑料造粒。2015年春節后,趙繼蘭決定在無錫開設分公司,并赴無錫考察,結識了顧帆。顧帆善交際,有廣泛的人脈,他主動請求創辦分公司。在顧帆的運籌下,一個月后,無錫分公司誕生。分公司以代理車險為主,去年代理保費突破1000萬元,實現營業收入300多萬元。
“如果不是趙總接納,我可能還在飯店端盤子、當洗碗工。”板橋公司高管董興萍說,現在她負責5家分公司的管理工作,月薪近萬元。
董興萍今年45歲,初中文化,從企業下崗后一直在飯店當服務員。2008年6月,董興萍到趙繼蘭公司應聘文案職員。盡管不符合條件,趙繼蘭還是留用了她。趙繼蘭讓董興萍擔任內勤助手。董興萍很努力,很快學會電腦,勝任了崗位,并逐漸成為公司骨干。2011年,董興萍和趙繼蘭一同前往姜堰開辟市場,建立了第一家分公司,此后在姜堰相繼建立了五金城、華港等4家分公司。
“每開設一個分公司就能帶動一個人創業,并帶動3至5人就業。”趙繼蘭說,板橋公司目前已開設65家分公司,帶動300多人創業就業。
趙繼蘭的創業心得
1 平凡的工作也能成就事業,凡事要勇敢去試。
2 不要害怕遭拒絕,為了目標要有釘釘子精神,并致力實現。
3 缺陷即商機,要重視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缺陷,并有所作為。
4 建立一支團隊,共同把產業做大做強,這樣創業才有樂趣,也更有意義。
編輯:悅鳴
責編: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