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為媒,激活“春日經濟”新引擎
春意融融,花香引客。從安徽金寨縣望春谷近10萬株玉蘭花次第開放,到四川甘孜州鄉城縣河谷被一場粉白的杏花雨悄然喚醒;從浙江杭州6萬株櫻花迎來新一年的絢爛花季,到江蘇泰州“全球四大花海”之一的水上垛田油菜花含苞待放;從各地以花卉為主題的特色活動,到花卉產業與多元業態的深度融合……唱好“花為媒”,發展“花經濟”,各地搶抓“春日經濟”流量紅利,釋放旅游市場新動能,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修煉內功、厚積薄發,春日“好景”成為城市“名片”。俗話說,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近年來,隨著“賞花”經濟的蓬勃發展,各地紛紛將花卉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的獨特優勢。然而,據統計,2024年,全國超80個城市舉辦“櫻花節”,60%活動內容雷同。如何讓鮮花的“顏值”和“價值”同步延長,各地文旅還需在花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深耕細作。一方面,通過精心布局四季花種,培育優良植物品種等務實舉措,延長花期,打破“賞花”經濟的季節性瓶頸,實現從“一時花”到“四季景”的轉變。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栽種“人無我有”的花種,引入具有觀賞價值和市場潛力的珍稀花種,聚力打造充滿記憶點的獨特城市IP,將春日“好景”轉化為城市“名片”,真正實現“天天有客、季季增收”的目標。
以人為本、真誠服務,春日“顏值”帶來經濟“產值”。春有約,花不誤。旅行平臺數據顯示,“賞花”相關搜索熱度近一周環比上漲330%,同比增長超2倍;賞花景區的門票近期日均預訂量同比增長近50%。各地文旅要將“風景”轉化為“錢景”、將春日“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就要在豐富游客旅游體驗上下功夫,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規范服務標準,全方位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同時,充分挖掘本地獨特的文旅資源,創新打造“賞花+露營”“賞花+美食”“賞花+旅拍”等復合型消費場景,通過休閑康養、鄉村美食、親子農耕體驗等特色項目,持續拓展“賞花”經濟的外延,助力旅游業向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等多元化方向轉型升級,讓花的“流量”變成景的“留量”,讓網紅打卡點變成長紅觀景地。
深化內涵、講好歷史,春日“流量”推動文化“輸出”。深入挖掘花卉背后的文化資源,以融合思維發展“花產業”,是推動“賞花”經濟持續繁榮關鍵路徑。江蘇“春日經濟”的繁榮,不僅僅憑借爛漫春景,更源自其文化、美食與自然景觀相互交織的深厚歷史底蘊支撐;婺源的篁嶺鮮花小鎮通過“賞花+鄉村游”“賞花+美食”等模式,將賞花與鄉村自駕游、特色美食等產業相結合,實現了從單一賞花到綜合消費的轉變……要讓“賞花”經濟持續繁榮,就要不斷豐富“賞花經濟”內涵。沿著從“量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路徑,大力發展以文化為魂、以旅游為體的經濟發展模式,讓文旅產業有更豐富的空間場景,在潛移默化中推廣地方文化,打造別具一格的“賞花”經濟,為推動城市形象展示、文旅產業結合、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可能。(陳露)
- 枝葉關情 | “景色太美、太多,畫不完!根本畫不完!”2025-04-04
- 枝葉關情 | “看到這樣的景色,不賦詩一首實在遺憾!”2025-04-04
- 網絡中國節清明 | “清明春韻 憶古銘今”泰州市主題活動注重增強2025-04-04
- 啟動!跨越三百年的藝術對話2025-04-04
- 范迪安畫筆下的千垛花海……2025-04-04
- 來了!當代書法界大咖!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