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描摹“水清岸秀”生態圖景
三月常熟,柳絲輕拂,湖苑河畔的親水廊道如一條碧色綢帶蜿蜒舒展。暖陽下,居民或倚欄品茗,或沿河漫步,描摹出一幅“水清岸秀”的生態圖景。
3月22日是第33屆“世界水日”,也是今年“中國水周”的啟動日。常熟,這座位于江南水鄉的小城正以“水岸同治”為筆,以“生態惠民”為墨,讓“會呼吸的河道”與“有溫度的城市”同頻共振。
幸福河湖織就江南錦緞
自2020年起,常熟全面開展幸福河湖建設,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河道清淤、暢通水系、岸坡整治、生態護岸建設、兩岸綠化建設等系列工程,并在建設過程中融入水景觀、水文化,展現水鄉特色風貌,提升群眾宜居品質。
“以前河里的垃圾很多,改造后河道很干凈、清爽,也沒有味道了,夏天還有荷花,非常賞心悅目?!背J焓忻裢醪母袊@,道出了城鄉治水帶來的巨變。
農村河湖建設結合“千村美居”、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依托宅前屋后的河道整治,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城鎮建成區河湖從岸上控源截污著手發力,切實減少污染物入河入湖;重大項目、重點片區內的河湖,因地制宜,既提升片區規劃建設、開發運營整體水平,又提升河湖沿線整體環境,發揮最大綜合效益。
同時,常熟以河湖長制為抓手,不斷健全管護機制,打造“水清岸秀、河湖暢通、城鄉融合、水岸一體”的幸福河湖體系。
截至2024年底,常熟已建成幸福河湖677條,其中七浦塘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海洋涇、七浦塘、昆承湖獲評省級幸福河湖,海洋涇、耿涇塘獲評江蘇省幸福河道建設示范工程。幸福河湖覆蓋率84.7%的優異成績背后,是43條市級幸福河湖串起的珍珠項鏈,更是“水清岸綠、景美文興”的立體畫卷。
“我們力爭今年年底建成區實現幸福河湖全覆蓋,2035年全市實現全覆蓋。同時,全力推進昆承湖國家級幸福河湖建設,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建設經驗?!背J焓兴畡站炙Y源和河湖長制改革科副科長周潔說。
節水基因融入城市血脈
近日,第八批蘇州市“水效領跑者”名單公布,常熟2家企業獲評,截至目前,常熟累計12家用水戶20次獲評國家、省、蘇州市水效領跑者,數量位居蘇州第一。
近年來,常熟高度重視節約用水工作,堅持“節水優先”,深入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和國家節水行動,先后獲得“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第一批全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太湖流域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十佳案例”等榮譽稱號,累計創建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學校、節水型單位等各類節水載體365個。
在工業節水減排方面,常熟嚴格執行計劃用水管理、節水“三同時”、節水評價等制度,開展水平衡測試、用水審計等工作,壓控用水總量,提升用水效率,打造節水標桿企業。2024年常熟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21.27%、21.72%,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
同時,常熟積極推進農業節水提質增效,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大力推行高標準農田和農業節水工程建設,低壓管灌、微滴灌等現代技術讓農田“喝”上精準水。截至2024年底,常熟永久基本農田中,高標準農田38.91萬畝,占比84.4%;常熟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704,為蘇州最高。
此外,常熟廣泛推廣節水型器具,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完成自來水深度處理工程建設,持續開展供水管網改造,配套建設雨水利用設施。2024年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5.99%,非常規水利用量達5332萬立方米。
從工業循環到農業滴灌,從科技治水到全民節水,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正以“水潤常熟”的生動實踐,為江南水鄉繪就可持續發展的治水藍圖。
水利工程筑牢安全屏障
在常熟宅前塘閘站移位擴建工程現場,施工人員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閘站墩身及頂板的混凝土澆筑施工。作為常熟防洪大包圍的重要補充,工程通過拆除老閘、新建排澇閘站及配套河道整治等,提升區域排澇標準,增強水循環動力,改善周邊水環境質量。
重點水利工程是保障水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常熟以水利現代化為目標,大力推進縣級水網骨干工程建設。望虞河除險加固工程、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中小河流北福山塘、徐六涇、元和塘常熟段等多項省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串起防洪“生命線”,11億元的投入鍛造出常熟乃至整個太湖流域水安全的“銅墻鐵壁”,也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歷5年統籌部署,常熟市城區防洪除澇體系“城區防洪大包圍”建成,覆蓋面積超60平方公里,大幅提升了主城區防洪除澇標準,實現城區河道水位有效控制,成為常熟主城區防洪排澇安全的堅強堡壘。
自2019年起實施的防汛提升工程,正在城市肌理中編織精細水網。85處易澇點完成“微創手術”,40個地下空間穿上“防水服”,高效排水管網如神經末梢般延伸至每個角落,暢通城市水系“毛細血管”。
站在新起點,常熟已勾勒出更宏大的治水圖景:大力推進望虞河拓浚工程,重點實施白茆塘江邊樞紐、北福山塘江邊樞紐,加速布局常滸河江邊樞紐、耿涇塘江邊樞紐、金涇塘江邊樞紐、老海洋涇閘重建等項目;開展新一輪中小河流治理,持續開展圩區達標建設,結合片區開發,加大雨水管網建設力度,提升區域防洪排澇能力;繼續開展供水管網建設,為高質量供水提供有力支撐。
今日常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人在畫中。這不僅是治水的初心,更是對“世界水日”最生動的詮釋,讓每條河流都成為滋養生命的源泉,讓每寸水土都綻放惠民的光芒。
- 治理力滿格 幸福度升溫丨南通崇川打造“友好城區”治理模式2025-03-24
- 百舸爭流看創新|力爭首季“開門紅”,江蘇制造業跑出加速度2025-03-24
- 讓創新者獲益、侵權者出局!江蘇這樣保護“不能說的秘密”2025-03-24
- 世紀回響?那年今日 | 我們將帶著美國人民的美好心愿回到中國2025-03-23
- 7秒55!劉俊茜60米欄摘銅!2025-03-23
- 常泰長江大橋1號墩穿上“防撞衣”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