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大梁 實干爭先】江蘇:產教融合培養高質量人才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抓科技創新,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作為江蘇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著力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高質量產業技術創新人才。
眼下,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讀博士生路建琦,正在昆山六豐機械工業有限公司開展新一輪的課題研究。2020年,正在攻讀研三的路建琦申請成為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的一名“集萃研究生”,從湖南來到江蘇開啟了自己的校企聯合培養計劃。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集萃研究生、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路建琦說:“集萃研究生這個項目最有特色的地方,由企業需求來推動科研,也就是說從企業的真實需求來決定我們的研究方向。企業這邊和學校本身的導師一共是兩位,他們來共同對我的研究方向進行指導?!?/p>
“集萃研究生”是2019年由江蘇省產研院推出,瞄準產業真需求、技術真難題,與國內各大高校聯合開展產教融合培養的人才項目。以路建琦為例,在企業,他不僅是學生,也是一名“準工程師”,研發車間就是他的實驗室,企業需求就是他的研究課題。得益于高校和企業雙重資源加持,路建琦順利完成碩士研究課題,申請到工程博士資格。其研究成果還幫助企業成功升級靜音輪轂焊接工藝標準,高壽命的輪轂產品成功量產應用。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集萃研究生、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路建琦說:“當我來了之后,發現產業鏈非常長,每一個步驟的問題也非常多。其實,每一個問題對于一個研究生來講算是一個創新點了。我確實感受到了我做的課題、科研內容運用到了產線,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p>
以集萃研究生項目為基礎,省產研院于2024年正式將改革探索延伸至本科生階段,開啟本科生學行交替改革試點。在江蘇集萃蘇科思科技有限公司,顧嘉怡、蘇睿泉兩位計算機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正在開展為期四個月的帶薪實習。通過多次的實習加學習的輪換經歷,兩人都對未來就業有了清晰明確的方向。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大三學生顧嘉怡說:“相比其他傳統的實習項目有很高的自由度。它可以讓學生去自由選擇自己以后想要就業的方向,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p>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大一學生蘇睿泉說:“我覺得參加這個項目最主要的是可以幫我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根據哪個是我擅長的、感興趣的去進行選擇?!?/p>
產學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招,也是加快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路徑。截至目前,省產研院已與國內外70余所大學聯合培養近7000名集萃研究生,并設立了全國首個以推動大學生帶薪實習教育模式為戰略的基金會。下一步,省產研院將進一步打開高校、企業、院所的邊界,持續探索“行本教育”模式改革,積極推動產教融合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制和學行交替的本科生培養模式,讓創新向產業靠近、人才向企業靠近,促進教育、科技、人才的深度融合。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說:“總書記這次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要深度融合,特別強調了教育科技人才要一起抓。我們希望可以規?;厝ナ占枨?、規模化地對接高校的人才資源,也希望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數量在當年能夠超過1萬人,來加強我們長三角整個產業和全球頂級高校的合作。今年,我們希望聯合培養500個本科生,培養真正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為推動工科教育的改革做出我們一點貢獻?!?/p>
- 數字看江蘇|50.7%!江蘇產業版圖含“新”量超“半壁江山”2025-03-24
- 江蘇南京:解鎖運動“新地圖”,激活消費“小陽春”2025-03-24
- 江蘇特色農產品揚帆出海2025-03-24
- 江蘇蘇州:描摹“水清岸秀”生態圖景2025-03-24
- 治理力滿格 幸福度升溫丨南通崇川打造“友好城區”治理模式2025-03-24
- 百舸爭流看創新|力爭首季“開門紅”,江蘇制造業跑出加速度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