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春招”開源拓崗,更好“職”達幸福
特約評論員/周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尤其可感的幸福。
當前,春日正好,各地迎來了“金三銀四”的求職高峰期。做好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服務保障工作,是事關千家萬戶的“小愿望”,也是關系社會安定的“大民生”。2025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高達1222萬人,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需要保持在3000萬以上,還有大量的農村轉移勞動力需要實現穩定就業……就業總量壓力有增無減。
延伸促就業“彩虹橋”,讓人才“活水”精準澆灌崗位“熱土”。人才,始終是發展的緊缺資源。推動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不僅能夠緩解總體就業壓力,也能夠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激發人才活力。3月22日,“千行萬業系列招聘會”春季專場活動在南京舉行,到場招聘單位近400家,發布崗位1萬余個。除了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專場招聘活動外,連日來各地高校校園也輪番開展“春招”活動,一場場如約而至的招聘會,為廣大青年和用人單位搭建起“面對面”“屏對屏”“鍵對鍵”交流橋梁。政府主動出招,用人單位積極開拓崗位,高校敞開“春招”大門,這樣的多向奔赴,有助于激活人才活水,讓人才精準流向適合的崗位。
今年的“春招”市場有哪些變化?從招聘熱點來看,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對高質量和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目前的經濟業態中,數字技術、智能場景、低空經濟等不斷涌現,企業也精準“開源拓崗”,諸如AI產品經理、人工智能開發工程師、仿真應用工程師等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崗位需求量大,更多與互聯網相關的新職業崗位虛席以待。經濟向“新”,崗位向“智”。唯有精準對接崗位需求,才能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這也提示求職者,擇業“不打無準備之仗”,需要提前做好求職準備,適時為能力“充電”,以“一技之長”打開就業之門,讓求職更有競爭力,更好實現“職”達未來。
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開源拓崗,擴大就業“蓄水池”,是解決就業壓力的根本之策。穩崗穩就業,民營企業盡顯擔當。只有企業發展好,就業才有保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在定目標的同時,政策也在指“路子”。比如,強化產業、創業、就業“三業聯動”,創造更多優質就業崗位。走穩走實“興產業、促創業”這條路子,能有效帶動就業,釋放倍增效應。各地需把助企惠民的政策落實落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企活力,賦能投資、消費、文旅、科技等千行百業健碩發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延伸,打開就業新空間。
豐富政策供給,加大創業支持力度,也是穩就業的關鍵。無論是在產業孵化園區里迸發的奇思妙想,還是聚焦“詩和遠方”推出的文旅服務,或是圍繞“守店”“首展”“首演”等“上新”的消費場景,都造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就業須多措并舉,從源頭上豐富場景,大力支持創業,在場地需求、租金減免、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為創業者鼓足信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各地經濟發展呈現“開門紅”態勢,為穩就業提供了強勁動力。接續發力,破解難點,堅持把穩就業作為優先目標,“職”引未來,定會“職”達幸福。(周軍)
- 投資中國越堅定,擁抱未來越可期2025-03-25
- 漫評丨“鋼鐵長龍”再奮楫,魚米之鄉未來可期2025-03-25
- 泰州:將“首店流量”轉化為實際客流量,“首店經濟”煥發城市消2025-03-25
- 泰州姜堰:“診斷-決策-作業”全流程實現無人機遙感精準施肥2025-03-25
- 泰州海陵:理論直通車實踐潤心田2025-03-25
- 泰州:“小藍花”綻放健康藍海 特醫食品產業揚帆起航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