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春風勁吹,讓企業“輕裝快跑”
四月的春風吹暖了華夏大地,也吹響了企業加速跑的號角。4月2日,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2025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今年將針對“四亂”、拖欠企業賬款、企業成本負擔重等棘手問題,打出一套“組合拳”,在復雜多變的經濟浪潮中,全力為企業松綁減負,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跑斷腿”到“掌上辦”,從“收費多”到“清單清”,近年來我國在減稅降費、簡政放權上持續發力,讓企業卸下重負,得以輕裝攀登產業升級的險峰。數據顯示,2024年江蘇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退稅超3000億元,無錫通過“錫企通”平臺兌現惠企資金43.7億元,85%項目實現“免申即享”,這樣的“政策快遞”讓企業不必在繁文縟節中消耗精力,能夠集中火力投入技術攻堅。
治理“四亂”不能止于“割韭菜”,更要培植“營養土”。佛山順德五沙工業園區曾因違規加收電費被查處,當地通過“轉供電”監管工具,不僅清退600萬元多收電費,更在全省首創“園區收費健康指數”,用紅黃綠三色標識實時預警。這種從“做減法”到“優生態”的轉變,恰似給市場土壤施了有機肥——當政府從“管理員”轉變為“服務員”,企業的根系才能更深地扎入創新沃土。
清欠行動既是經濟考題,更是誠信考卷。河北邯鄲萬拓建筑公司曾因工程款被拖欠導致資金鏈緊繃,農民工工資發放困難,當地清欠專班通過“一案一策”精準對接,不僅追回了欠款,還推動建立了“合同履約保險”機制。這種“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的智慧,讓企業間的商業往來重歸契約精神的正軌。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既是為企業發展“輸血供氧”,讓企業重獲生機與活力,同樣也是市場經濟毛細血管重新暢通的加速推進器。
降成本不能只看賬面數字,更要算好發展大賬。青島特銳德電氣依托電力直購政策,年節省電費超500萬元,反哺光伏儲能技術研發;湖北鄂州順豐物流基地使用“組合式”稅費優惠政策,把節省的資金用于建設智慧倉儲系統。這些“省下來的錢花在刀刃上”的案例揭示著:真正的降成本不是簡單的讓利,而是通過制度創新激活企業的“造血功能”。給企業減輕負重的同時升級引擎,在市場競爭的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
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減輕企業負擔已成為衡量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尺。從江蘇“不見面審批”到上海“一業一證”,從浙江“最多跑一次”到天津“一枚印章管審批”,各地創新的涓涓細流正匯聚成優化營商環境的澎湃江河。這些改革不僅擦亮了“中國速度”的金字招牌,更在細微處彰顯著“中國溫度”——當審批材料從“一麻袋”變成“一張紙”,當惠企政策從“文件堆”走向“云平臺”,架起的正是政府與企業“雙向奔赴”的康莊大道。
春潮拍岸,千帆競發。減輕企業負擔這場持久戰,既要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清醒,更需修煉“潤物細無聲”的功力。用改革的勇氣破除制度積弊,用法治的剛硬捍衛市場規則,用服務的溫情滋養企業成長,讓中國經濟巨輪在高質量發展的航道上不斷破浪前行。(王淼)
- “農”墨重彩繪就農業強國新圖景2025-04-11
- “硬核”數據彰顯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2025-04-11
- 【地評線】新華時論|調節“溫差”,讓健康消費更健康2025-04-11
- 【地評線】紫金e評:讓“開門教育”叩開“群眾心門”2025-04-11
- 【地評線】荔枝網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奮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2025-04-11
- 共筑創新,共繪6G時代合作新圖景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