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建好社區“微點位” 服務群眾“零距離”
群眾利益無小事,細微務實暖民心。泰州市海陵區強化“以真誠換信任,貼心便民‘零距離’”的服務意識,讓群眾少跑腿、不操心,暢享優質社區生活。
無人值守 網格驛站“不打烊”
在海陵區城中街道十勝街的巷弄間,一盞溫暖的燈光24小時亮著——這里就是海陵區首家無人值守的“十里八巷暖新網格驛站”。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值班崗”,只需手機掃碼便能推門而入,進入后,應急物資、飲水充電、免費Wi-Fi等便民服務觸手可及。這座由周邊居民、商家共同“當家”的驛站,正成為社區治理創新的生動樣本。
傍晚時分,外賣員步成龍熟稔地掃碼進入驛站,接滿水杯后坐在沙發上給手機充電。“以前只能在電動車上瞇會兒,現在雨天有傘借、熱飯有微波爐,就像自家客廳一樣。”
驛站內,微波爐、醫藥箱、工具箱一應俱全,試運行以來,未發生一起物資遺失事件。
“信任是相互的,大家把這兒當自己家愛護。”八字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贏說。
驛站雖無專職管理員,卻有一群特殊的“守護者”。隔壁臭干店老板竇年娣每晚打烊前,總會順手關閉驛站空調、整理桌椅。“街坊們輪流照應,誰有空誰搭把手。”
翻開“暖心聲”留言冊,外賣騎手寫道“希望增設充電寶”,游客建議“增加方言指示牌”,商戶提議“非機動車停放秩序管理”……每條建議后都附有社區處理進度。
“過去只能在店門口閑聊,現在有了議事點,很方便,大家有什么建議都會到這兒一起聊一聊、議一議。”十勝街商家王世榮說。
“驛站以游客、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重點,讓更多戶外勞動者能夠‘看得見、找得到、進得來、用得上’,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城市點亮暖心燈。”張贏說。
健康守護 藥事服務零距離
“阿姨,今天血糖偏高一點點,夏天天熱,不能貪吃西瓜,少吃蠶豆、米飯。”……上午7點,在金東花園北門處自助測血糖、血壓等便民服務區熱鬧非凡,居民們可以在這里輕松測量血壓、血糖等健康指標,平民大藥房易居城二店執業藥師則隨時待命,為他們提供詳細解讀和健康建議。
除了每月至少一次開展免費便民服務,平民大藥房易居城二店日常還可以為附近居民提供合理用藥指導、健康理念宣傳等“一站式”藥事服務,引導居民進行慢性病健康干預,體驗各類形式豐富的活動。“目前,海陵區已建成15家‘健康服務驛站’藥店和7家‘24小時藥事服務’藥店。”區市場監管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監管科科長沈海月說。
陳爹是一位高血壓患者,自2020年就一直定期在該藥房購買降壓藥。藥店為他建立了一整套個人藥物使用檔案,定期回訪、提醒購藥,并多次邀請他參與義診和健康講座,實現全流程閉環健康管理。
“以前去一趟醫院,排隊、掛號、問診、買藥,至少需要幾個小時,既費時又耗精力。平民大藥房為我們提供了購藥咨詢、免義診等藥事服務,方便多了。”陳爹笑呵呵地說。
問起陳爹和平民大藥房易居城二店的故事,他直夸“細心!”“貼心!”陳爹說,“前兩天突然下雨,我就臨時躲到了藥房里,沒想到,他們居然還貼心的準備了一次性雨衣。”
據了解,平民大藥房易居城二店作為海陵“健康服務驛站”藥店之一,不僅為居民提供“一站式”藥事服務,還提供便民雨傘、免費茶飲、手機充電等貼心服務。
“藥品是事關百姓健康的特殊產品,讓老百姓‘用上藥、用對藥、用好藥、方便用藥’一直是我們的關注重點。”沈海月說,下一步,將持續推進健康服務驛站提質擴面建設,以服務驛站為“據點”,常態化開展健康服務進社區(鄉村)活動,積極探索更加廣泛深入的藥事服務途徑,力爭以藥事服務這一“小切口”助力社會“大民生”,讓更多群眾用上放心藥,享受更多優質用藥服務。
小修小補,煙火氣中見真情
在鐘樓巷西入口處,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房子,里面不斷傳來縫紉機的踩踏聲、配鑰匙的磨銼聲,門口也陸陸續續排著隊,煙火氣十足。
這段長約5米的小房子,是一個新建的便民服務點,縫補衣服的手藝人闕阿姨是第一批入駐服務點的商戶。見到闕阿姨時,她正腳踩縫紉機忙個不停。“我這里能給大家提供修衣服、剪褲腳、改拉鏈的服務,雖然都是些小活兒,但附近的居民都很需要。”忙里偷閑的她向小編介紹。
家住城中街道的闕阿姨是附近小有名氣的縫補能手,從事縫補行業三十多年。因為手藝好,價格親民,所以來找她縫補的人越來越多。“聽說闕師傅搬到便民服務點來了,我就過來認認路,這邊很醒目,蠻好找的,她的手藝也特別好,我補衣服只認她。”83歲的張奶奶是闕阿姨的老顧客,特意從南園小區步行過來找她修補衣服。
“以前就是在南園附近租了個房子,光房租就花1000元,對于上有臥床老人,下有上學小孩的我來說壓力太大了。”現在便民點給她免去了房租,讓她可以在城市中找到生存空間,降低運營成本,闕阿姨表示會繼續堅守自己的這門手藝,做好縫補這件小事。
近年來,海陵區通過“城管+社區”工作機制,推進城市管理進社區,“問需”社區和群眾,在了解到關于“小修小補”的實際需求后,提出以“便民服務點”的形式,為“小修小補”專門開辟新生存空間,為居民提供織補、修鞋、修表、配鑰匙等便捷服務。
經多方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區城管局在鐘樓巷西入口處利用空地建設了一處“小修小補”便民服務點,由附近的“小修小補”攤點免費入駐。同時在黃金家園南門、中百一點西側設置了兩個點位,共計疏導“小修小補”攤點16個。
“以前修鞋、補衣服得找很長時間,還不一定能找到,現在有了便民服務點,遇到小修小補終于可以有地方去了,真是方便多了!”家住附近的劉女士說。
社區大件垃圾免費清運、小區停車位施劃、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截至目前,海陵城管通過“城管+社區”累計提供“城管服務”600余次,響應“社區需求”400余起,凝聚起社區治理最大公約數。
小點位,大驚喜,看似不起眼,卻是人間煙火,更關系百姓生計。下一步,海陵區將繼續優化社區資源“朋友圈”,增強為民服務實際效能,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求,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讓便民“微服務”激發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
- 他們,被泰州早茶“圈粉”!2025-04-10
- 泰州,再添華彩!2025-04-10
- ?北沿江高鐵泰州段,最新進展來啦!2025-04-10
- 泰興:向“綠”而行 綠色發展理念迸發強勁驅動力2025-04-10
- 【地評線】紫金e評:黨建賦能讓鄉村“煥新”2025-04-10
- 【地評線】荔枝網評:點亮“前行燈塔”,讓就業春風吹拂逐夢征程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