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搭平臺、共成長,大運河畔書寫青春逐夢新篇章
在中國邁入新時代的歷史洪流中,青年是最具活力、最具創造力的群體。他們不僅是國家的未來,更是當下社會變革的中堅力量。而在常州,奔涌了2500年的大運河,正持續見證一代代青年奮斗足跡,書寫青年力量的使命與擔當。
青年創新,書寫產業新未來
在常州戚墅堰運河畔正書寫著“中國速度”新傳奇。
從1936年溯運河而建的“中國最早機車廠”戚墅堰機廠,到馳騁全球的軌道裝備,90后湖北小伙陳士恩也在中車戚墅堰的焊花中找到了人生錨點。
這位“鐵裁縫”冷作工把運河當訓練場,“手持焊槍要像握魚竿一樣穩”,為練就絕技,他經常在運河邊手持魚竿不動,一蹲就是數小時。從工人到工匠,陳士恩如今已榮譽滿身,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國中車科技創新獎、江蘇省五四青年獎章、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江蘇工匠”等榮譽稱號。
“屠工,這個線路圖救急!”在中車戚墅堰車間,每當設備亮起“紅燈”,工友們總會奔向那個嬌小身影。繪圖紙、編材料、下車間,是90后電氣工藝師屠艷紅的日常,平日里常能看到她在技術中心與車間上演“折返跑”。
屠艷紅的第一個工作“翻譯官”,就是把天書般的技術參數翻譯成“車間白話文”。她編制的工藝文件,成功指導制造出了7臺機車并順利交付。從復興號到肯尼亞DF7G,她帶隊攻克HXN5機車C6修等硬核項目,先后獲得公司科學技術獎、科技新秀獎,更把中國創新方法大賽獎杯抱回常州。
如今,“常州智造”已成為這座老工業基地最閃亮的名片,這里的青年用創新驅動智能制造,讓“中國速度”奔向未來。
有人在城市追夢,也有人回家鄉發展,只要賽道選對,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一隅天地闖出名堂、站上C位。
在鐘樓,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放棄了城市的繁華,選擇回到家鄉,與螃蟹為伴,用科技的力量重塑傳統農業,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蟹”逅人生。他就是王凱,凱耀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個敢想敢干的95后“新農人”。
2017年,剛剛畢業的王凱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投身農業。他堅信,新時代的農業更需要年輕血液,而不是簡單的重復父輩的路。他始終秉持著“用科技重塑傳統,讓土地長出智慧”的信念,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作為一個河蟹養殖的門外漢,王凱深知,想要做出高質量的農產品,不僅需要懂技術,還要懂行業、懂經營。他通過購買書籍、上網查找資料、請教專家等多種方式,讓自己快速成長。
蟹塘改造過程中,王凱看到了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潛力,他積極參與,提出了許多創新想法。凱耀農業以池塘生態養殖為目標,構建了養殖進水凈化和尾水凈化整體小循環等超前養殖模式,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善基礎設施,鋪設管道、增氧、水質檢測設備,實現實時監控,真正做到了以科技主導農業、以工業武裝農業。
如今,“滿仔”大閘蟹已經銷往全國各地,廣受消費者好評。
青春留常,城市與青年共成長
青年聚,則城市興。近年來,一大批各領域優秀青年人才紛紛投身常州,常州也為這些青年提供發展機遇,讓他們在常州得到進一步成長,最終融入常州高質量發展全過程。
在常州,有這樣一個“快樂星球”,每當夜幕降臨,就成了青年們的歡樂集結地,它就是常州市青年夜校。
常州市青年夜校采用“點單一接單一派單”的模式,根據青年需求和“青年觀察員”反饋意見,精心設計、不斷完善青年夜校課程。目前,常州市青年夜校已開設6期課程,開設近70門課程,服務覆蓋青年1萬余人次。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青年下班,夜校上課。上夜校,既能充實自己、增長技能,還能消除忙碌一天的疲憊、舒緩壓力。為了讓青年群體更加就近就便學習,常州市青年夜校不斷拓寬陣地,積極和常州市文明辦、晉陵集團、人才公寓等陣地接洽,努力打造青年身邊的夜校。在常高新·漫柏未來人才社區,21門課程的500多個名額“秒光”,教室里座無虛席,場面火爆,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手機攝影、油畫、八段錦、咖啡教程等。
常州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龍城青引力’指數的統計中,我們了解到青年群體對業余文化生活有一定需求,2024年6月,團市委開啟常州青年夜校第一期課程,共有糕點制作、健美操、單反攝影等12種不同的課程。”此后,青年夜校覆蓋面不斷擴大,在人才公寓、青年驛站等青年聚集地開設流動課程,豐富青年人的業余生活。常州市青年夜校持續提升課程質量,結合青年就業、社交、學習、解壓等需求,不斷加強優質課程的供給,無論你是文藝青年、生活達人還是健身狂人都能在這里解鎖人生新副本,實現城與人的共同成長。
運河不息,青春不止千年運河奔騰,鑄就常州青年勇立潮頭、敢闖敢拼的基因,常州也將進一步深化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優化青年成長環境、引領青年建功立業,讓城市與青年更親近、更同頻共振。
- 一 “碼” 當先!江蘇多地探索涉企“掃碼查” 優化營商環境2025-04-17
- 一圖讀懂 |《江蘇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2025-04-17
- 信長星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利舉行工作會談2025-04-17
- 開發 開放 開拓 江蘇新增7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25-04-17
- 文化中國行|從“沉睡”到“喚醒”,江蘇探索大遺址保護與發展新2025-04-17
- 江蘇與中國貿促會簽署深化合作備忘錄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