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節水科學、水網提質、治污高效……碧水清流潤城潤心
晨光初啟,天邊漸漸泛起溫柔的藍紫色,61公里長江岸線在晨曦輕撫下波光粼粼,仿佛無數細碎的金色鱗片在輕輕躍動。作為長江入??诘摹吧鷳B前哨”,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在1149平方公里土地上演繹著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科技節水降本增效
走進南通新錦江印染有限公司,現代化的印染設備讓人眼前一亮。這些設備不僅外形煥新,更以節水性能見長,通過迭代升級,整體節水效率較傳統設備提升超20%。每臺染缸配備的智能水表實時上傳數據至中央控制系統,一旦監測到異常用水波動,系統即刻觸發預警,車間負責人隨即溯源排查、督促整改,構建起精準化節水閉環?!拔覀冞€創新實施分質用水,將染整工序產生的淺色廢水集中凈化,處理達標后轉為車間清洗用水,既替代新鮮水取用,又節省了企業成本。”公司副總經理包衛兵介紹。
打破“印染必高耗”的行業成見,這家企業通過“設備節水+工藝節水+管理節水”三維創新,實現取水量持續下降,成功躋身“江蘇省2024年度用水效率達到國家用水定額先進值的工業企業”榜單。其節水實踐正形成示范效應:在化工、冶金、紡織等傳統用水大戶領域,數智化節水管理平臺、中水回用體系、廢水零排放技術等創新方案多點開花。正如區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王華兵所言:“節水不是做減法,而是以技術革新重構水循環價值鏈?!?/p>
將節水視野轉向廣袤田野,正值春管時節的常樂灌區展現出科學節水的生動圖景:信息系統精準監測用水量,各條支渠將涓涓細流送入田疇沃野,為小麥、油菜注入生長動能。“水質差,取水難,浪費大是我們農田灌溉中屢見不鮮的問題,如今這些問題隨著灌區建成迎刃而解,我們的種植效益明顯提高了。”常樂鎮雙樂村種植戶姜元生說。
常樂灌區于2023年開始建設,以全面打造“節水高效、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的現代灌區為目標,共整治河道11條,整治內容包括拆建箱涵、清淤疏浚、護岸護坡、坡面綠化及信息系統建設等。“常樂灌區投用后,提高了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新增節水能力6.96萬立方米/年?!蓖跞A兵透露。
海門的農業用水量約占全區用水量的一半,農業用水的節約對全域用水量減少有著重要影響。海門將節水革命向田間地頭縱深推進——實施水肥一體化設施項目、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水利專項整治工程等農業領域載體建設,走出了“節水穩產”的新路徑。2024年,全區農業用水量為1.1135億立方米,較上一年減少了5.21%。
興修水利暢通水系
春季是興修水利的黃金期。前兩日,記者重返通啟運河綜合整治一標段現場,發現河道疏浚建設進度明顯加快——晝夜不停作業的絞吸船將絞刀深入河床,泥漿通過管道源源不斷輸往收集點,圍堰區水環境正悄然蛻變。“通啟運河綜合整治工程分為一標段、二標段,重點實施河道疏浚39.2千米,新建護岸50.468千米,以及相關附屬設施及河坡綠化建設,目前整體進度近九成,預計最快6月底全部完工?!焙iT區水利局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科科長錢黎敏介紹。
通啟運河是我區重要的供水河道之一,蜿蜒的河道串聯起三星鎮、海門街道、常樂鎮、余東鎮、悅來鎮和海門港新區等多個區鎮的水系。過去,綜合整治段的通啟運河河坡坍塌、水土流失、河道淤積、垃圾隨處可見……為有效破解內河水網水動力不足問題,通啟運河綜合整治工程于去年全面啟動,除了河道疏浚、護岸等建設,污水管網改造,河道沿線高標準農田建設也配套跟進,實現了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全面活水暢流?!按麄€工程完工后,‘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本底也將重現在百姓眼前。”錢黎敏欣慰地說。
以通啟運河為例,海門立足北高南低的地勢特點和由北向南、由西向東的三級自然水力梯度調水格局,科學規劃建設現代水網,投入超3億元,完成青龍河、圩角河、大洪河、大新河等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同時,相繼完成了海門河西閘、衛東閘、青龍港閘、大洪閘等15座涵閘的建設;完善海門智慧水利平臺,布點建設骨干河道點位監控14個、河道水位監測點34個和水質動態監視點位14個,有效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保護,全面筑牢區域水資源安全屏障。
污水治理標本兼治
“真沒想到我們能搭上生活污水治理的‘順風車’。”近日,正余鎮古壩村村民陸士康指著家門口改造一新的污水管網難掩激動地告訴記者。以前陸士康及周邊村民的生活污水就近直接排入民溝或河道,導致這些民溝、河道水質差、味道刺鼻,影響居住環境。自從污水處理設施投用后,村民們的煩惱消失了,這些生活污水經由污水處理設施工藝處理,達到地表水相關標準后再排入民溝或河道,使民溝、河道水質有了明顯改善。
作為區域治水的重要舉措,海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通常綜合考慮各地用水特征、人口分布、地形條件、水污染程度等因素,再排定年度建設計劃,現已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9萬余戶,建成小型污水處理設施1700余座、資源化利用設施近萬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83%,推動農村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與此同時,城鎮污水處理也在統籌推進中,主要開展截污納管建設,再轉輸至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截至目前,海門全區1600多個重點排水戶及各類小散亂排水戶實現截污納管全覆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6萬噸/天,污水收集處理率顯著提升。
在治標更治本理念指引下,海門持續深化源頭治理——推進產業結構綠色升級,實施工業污染深度整治,構建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創新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自2020年以來,累計實現主要水污染物減排超1900噸,走出了一條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創新之路。
- 江蘇常州:常錫攜手“聯合治”,蘇南運河甩掉8年“制污包袱”2025-04-15
- 江蘇徐州:政企協聯動,讓外貿優品“飛入尋常百姓家”2025-04-15
- 江蘇揚州:探“新”訪“故” 看運河畔的“煙花三月”2025-04-15
- 江蘇無錫:擴大“朋友圈” 做強“經濟圈”,強強聯手激活科技創2025-04-15
- 第137屆廣交會今日開幕,江蘇企業全力赴展2025-04-15
- 連云港連云區:學前教育助苗長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