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江都:從源頭守護水質安全,守護一江碧水永續北上
陽春三月,
漫步江都水利樞紐,
銀杏大道的新綠與運河的碧波相映成趣。
春風掠過水面,
垂柳輕拂堤岸,
勾勒出一幅動人的生態畫卷。
揚州市江都區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起點,10多年來,承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肩負著服務國家戰略的時代使命,443億立方米的優質水源持續北送——這個相當于553個邵伯湖水量的數字,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化作甘霖,滋潤著蘇北大地,惠澤齊魯沃土,為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書寫著新時代的“水經注”。
筑牢生態屏障
從源頭守護水質安全
15日一大早,江都生態環境局技術人員王亮像往常一樣來到西閘檢測點。他熟練地取出采樣瓶,俯身舀起一瓶清水,再將裝滿水的采樣瓶送至實驗室檢測。
看到檢測結果顯示水質為“優”,王亮認真記錄下每一項數據,“我們的責任就是確保從江都流出的每一滴水都符合國家標準,斷面水質優良率(Ⅲ類及以上)達100%?!?/p>
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龍頭”,江都的水質關系到沿線數千萬人的飲水安全。
近年來,江都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扎實推進南水北調水源安全保障工作。先后關停、退出、整改提升“散亂污”企業、化工生產企業628家,關停拆除長江、夾江、芒稻河、大運河、鹽邵河沿線小船廠50家,砂石碼頭及混凝土攪拌站34家,邵伯湖3916畝水域圍網養殖全面清退到位。
與此同時,江都還大力實施芒稻河、高水河、三江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落實水源地保護長效監管機制,定期開展巡查。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級調度指令,嚴格控制用水量,2012年調水以來水質持續保持為“優”。
“水質安全沒有99分,只有100分!”江都生態環境局局長徐仕明表示,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好這一江清水,持續做好環?!凹訙p法”,確保安全穩定供水。
重塑綠色基底
繪就江淮生態畫卷
在南水北調東線取水口長江三江營段,一幅水清岸綠、飛鳥翔集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曾經砂石碼頭、小船廠林立的工業岸線,經過系統性生態修復,已經蛻變為濕地公園。三江營(江都)“生態島”試驗區被列為全省首批8個試點之一,成為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示范樣板。
“生態好了,魚群回來了,鳥兒也越來越多!”江都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業行政執法中隊隊長石萬鵬感慨,巡江時,長江江豚頻頻躍出水面,成為水質改善的最佳見證。據悉,目前長期棲息在三江營水域的江豚種群已達30頭,占長江干流江豚總數的顯著比例。與此同時,全區鳥類記錄增至12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全球瀕危物種紅頸濱鷸等珍稀鳥類相繼在此安家落戶。
近年來,江都錨定爭創“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區目標,深入實施水生態文明三年行動,統籌推進南水北調源頭保護、江淮生態大走廊江都段建設等重點工程,讓生態紅利持續釋放:
投資3.8億元,打造“江淮生態大走廊”三河六岸先導段;
劃定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累計增殖放流1.2億尾;
開展沿線濕地保護修復,建成生態休閑綠化帶700畝,修復濕地400畝;
積極開展揚州市三江營生態島試驗區芒稻河段建設,完成灰糞港等5條重點連通河道治理修復工程……
如今的江都,正以生態之筆描繪人水和諧的美麗圖景,讓一江清水成為永續發展的綠色基底。
綠色轉型發展
走出生態產業新路
在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的歷史機遇下,江都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產業結構向綠而行、向新而進,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型實踐成為典范。作為國家重點農藥生產企業,這家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的行業龍頭,為了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的使命,毅然將運行幾十年的老廠區全面停產,投入18億元實施整體搬遷,主動退離長江岸線一公里。
現在,在嶄新的現代化生態綠色工廠里,中控大屏上實時跳動的“零排放”數據,生動詮釋著企業從傳統制造向綠色智造的華麗轉身。這種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遠見,正是江都產業綠色轉型的生動寫照。
江都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十四五”末,江都將認定省級智能工廠5家以上、智能車間50個以上,創成省級綠色工廠8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數字經濟發展規模突破 500億元,實現“制造基地”向“智造高地”的全面躍升。
生態修復工程同樣成效顯著?!艾F在淥洋湖濕地公園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特別是‘水上森林’景觀,每逢節假日都吸引大批游客?!鄙鄄傁嚓P負責人介紹,通過系統實施退漁還濕、水系連通等生態修復工程,曾經受損的濕地重現生機,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0萬人次,實現了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良性循環。
一江碧水,永續北上。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江都正以實干擔當書寫著綠色發展的精彩答卷。
- 江蘇宜興:“China Travel”熱潮下涌動文化“超鏈接”2025-04-16
- 江蘇蘇州:架好跨境“金融橋” 21家外資銀行機構集聚蘇州2025-04-16
- 江蘇鎮江:“技術輸血”變“自主造血” 蘇綿攜手十七載 園區煥發2025-04-16
- 連云港 “無陪護”病房破解患者家屬“陪護難”2025-04-16
- 泰州海陵:創新課間模式 煥發校園新活力2025-04-16
- 泰州: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筑牢國家安全防線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