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騎手”變“幫手”,基層治理有了“流動生力軍”
網格小事“隨手幫”、安全隱患“隨手拍”、政策宣傳“隨手派”
“騎手”變“幫手”,基層治理有了“流動生力軍”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婷婷
通訊員 張慧
“以前送快遞,眼里只有門牌號,現在送快遞,心里還裝著消防栓和滅火器,兜里裝著反詐宣傳冊……”眼下,鼓樓區積極引導外賣小哥、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化身“流動網格員”,通過網格小事“隨手幫”、安全隱患“隨手拍”、政策宣傳“隨手派”等方式,讓自己從“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主體”,成為穿梭街巷的網格治理“生力軍”。
從“送單者”到“治理者”,“騎”心協力拉好“安全網”
外賣騎手和快遞員熟悉每個樓棟、每個路口,南京市鼓樓區正在展開一場凝“新”聚力的變革,將這支“天然網格力量”納入治理體系。
在挹江門街道戴家巷社區,快遞員楊小雨在派件途中,會特意繞到微型消防站前,檢查設備是否完好;路過樓道時,會留意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甚至遇到居民堆放雜物,也會輕聲提醒……經過社區篩選和培訓,他和同事們已成為社區里的“移動探頭”。
“翠平路欄桿松動。”“幕府西路路牌被樹枝蓋住,影響行人和駕駛員視線。”外賣騎手、快遞員在路上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和環境衛生等問題,便以“照片+位置”形式上傳至社區組建的“隨手拍微信群”,網格員收到信息后及時處理反饋。“隨手一拍,就可以助力城市更安全,我們心里很有成就感。”寶塔橋街道一名外賣員感慨。
從“安全哨兵”到“溫情信使”,暖心治理有“騎”效
“流動網格員”的電瓶車穿梭于街巷,不僅織密了安全網,更傳遞著城市溫情。
在熱河南路街道小桃園社區,多名外賣騎手載著332份糕點,與社區網格員一同叩響高齡老人的家門。送餐箱里除了餐食,還有社區為獨居老人代購的生活物資。
“派送清單”里還藏著巧思。寶塔橋街道的快遞包裹上,貼著網格員微信二維碼,居民遇到難題,掃碼即可“一鍵反映”;外賣餐箱變身移動宣傳欄,消防安全提示隨著餐食送入千家萬戶。更令人動容的是“意外發現”——快遞驛站負責人“詹姐”發現獨居老人王阿姨頻繁購買保健品后,立即聯動社區網格員一次次上門探望、疏導,讓老人走出被詐騙的心理陰影。
這支隊伍甚至成為反詐戰線上的“奇兵”。在熱河南路街道二板橋派出所的培訓下,幾名外賣騎手化身“移動反詐宣傳員”,送餐時多問的一句“您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惠及眾多家庭。
從“單向服務”到“雙向奔赴”,一份有回響的“真誠契約”
要讓“流動網格員”們留得住、干得好,“將心比心”必不可少。在一個個“寧小蜂驛站”,送完快遞和外賣的騎手們在空調房里歇腳,一邊喝著熱水,一邊查看自己的“積分兌換清單”。
該區制定的《網格服務積分管理辦法》共包含安全隱患排查、文明勸導、衛生問題等18項積分項目,騎手每完成一項,便可獲得50—100分不等的積分獎勵。在鼓樓區聯合各商圈聯盟推出的“積分當錢花”活動里,騎手可以以積分消費。
這份“契約”還藏著更多溫度。鼓樓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定期開展的網格座談會上,我們會主動收集匯總騎手們遇到的難處,盡可能解決他們在住房租賃、子女入學等方面遇到的生活難題。”
“以前覺得城市是別人的,現在發現我們也是‘主人’。”楊小雨說。如今,鼓樓區的流動網格員隊伍仍在壯大,他們用車輪丈量街巷,用鏡頭記錄問題,用雙手傳遞溫暖,在送單軌跡與治理網格的交織中,寫就一部新就業群體與城市共生共榮的鮮活篇章。正如一位社區書記所言:“當騎手們從‘過路人’變成‘自家人’,這座城市的毛細血管就被真正打通了。”
- “轉變+升維+重構” 探尋人文經濟學里的“徐州密碼”2025-04-18
- 如何讓“美麗顏值”更好帶動“經濟價值”?江蘇有“新招”!2025-04-18
- 江蘇無錫:AI賦能 人工智能產業逐浪前行2025-04-18
- 江蘇金湖:“家門口”吃出“幸福味”2025-04-18
- 江蘇鎮江:創新“12345+”模式 奏響基層治理“三重奏”2025-04-18
- 連云港:專場招聘“搭臺” 暖心服務“護航” 多元發力助殘疾人就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