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評|全民閱讀的大門,由“全民”開啟
4月19日,2025年江蘇省暨常州市全民閱讀主題宣傳活動現場,在最后的啟動儀式環節,學者洪銀興、韓毓海攜手各領域閱讀者代表——職工領讀人李承霞、鄉村閱讀推廣人朱曉青、流動書香使者快遞小哥韓楊等共同登臺,推開了象征全民閱讀的大門。
邀請各領域包括靈活就業者在內的一線工作者代表走上C位,隆重“開啟”重大主題活動,并不多見。他們當中,有的來自城市,有的來自鄉村;既有銀發奶奶,也有青年領讀者、閱讀小達人。當天的活動還安排了專門的講述環節,這些一線工作者以“領讀者”的身份,分享自己讀書的收獲。
這別開生面的一幕,深刻詮釋了全民閱讀的本質:全民共享、全民參與,以文明之光連接和照亮人心。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推廣,讀書的群體越來越多元化。在今天,我們需要從廣義上重新定義“讀書人”:每一個讀書愛好者。從飽讀詩書的學者,到忙中偷閑看書的快遞小哥,都是“讀書人”,也都是文化的使者。韓楊所言“今后我不僅要送包裹,更要當好書香傳遞的使者”,自然而然地道出一份傳播書香的責任,也道出一種與人共享文化成果的境界。
由韓楊想到有“外賣詩人”王計兵,這位自稱“笨拙地愛著這個世界”的徐州籍外賣小哥,以讀書和寫作之名,完成了自我的精神升華,更以一縷心香打動了萬千讀者。
王計兵所言“把平凡的日子過成詩”,是一種生存能力,更是一種讓人怦然心動的精神互動能力。有例為證:2024年12月,南大文學院教授苗懷明的一次露天講座,吸引了一位外賣大叔駐足聆聽。街頭的這一鏡頭被定格后,“南大教授說紅樓,外賣大叔駐足聽”成為一則城市佳話。也許,這位外賣大叔也會成為流動的書香使者。
這樣的人,如今何其多?“菜場詩人”王道友、“修表詩人”陳永安,皆如此。他們在大街小巷奔波、打拼,他們也在無人知曉的地方“掩卷忽而笑”。
每個個體,哪怕再微小,再普通,只要愛書、讀書,都不簡單。在閱讀之力的支撐下,他們既是知識傳播的一個終端,也是傳播知識和接受知識的一扇窗、一扇門。他們的故事說明,閱讀絕非功利性的行為,但一定會成為人生最大的“財富”,也會成為一個社會彌足珍貴的“感應器”。
延伸而論,閱讀的意義從來都不止于“靜讀”,它更多、更常態化地顯示為對自我和他人心靈的主動洗禮。這一點,在近年來《我與地壇》的翻紅現象中展露無遺。當杰出的“古早文字”在無數“Z世代”的心中產生精神舒適感和共鳴的時候,《我與地壇》就已經不只屬于史鐵生,而更屬于“我們”。同理,《趕時間的人》也不再只屬于王計兵,而更屬于每一個熱愛和追求高尚生活的人。
有人說,閱讀是一種精神上的社交方式。其實,閱讀更應是所有人都參與、都獲益的精神重建方式。這并不是“順其自然”的結果,而是“我們”共同推動的結果。
當南大教授苗懷明向外賣大叔贈書,當“故事奶奶”柏麗祥成為社區里的閱讀推廣人,當農民工吳桂春因在圖書館留言而走紅并被聘為“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我們看見了書和書、心和心的深度共振。
一言以蔽之,從城市到鄉村,“閱讀共同體”從未像今天這樣處處生長、蓬勃發展。
這一切并非偶然。在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革命的疊加作用下,“潤物無聲”的全民閱讀正在逐步突破傳統模式,構筑起全民閱讀新生態。
領讀人,作為閱讀推廣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正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閱讀的力量和價值。從扎根基層的職工領讀人,到守護青少年閱讀凈土的“護苗”志愿者;從穿梭街巷傳遞書香的快遞小哥,到活躍社區的閱讀微管家,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閱讀推廣者站在聚光燈下,展現出全民閱讀蓬勃的生命力。
“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書可以。”他們或許平凡,但他們的力量卻能匯聚成海,推動書香社會建設不斷前進。向這些普通領讀人致敬,也期待更多人加入到書香傳遞的隊伍中來,共同營造充滿書香的美好社會。
何以書香?書香在人心,書香在社會,書香在未來。
“韓楊”們所推開的“大門”,一定會引來更澎湃的“閱讀潮”“書香河”。
- 破浪前行!從一季度外貿數據透視背后的中國韌性2025-04-20
- 漫評:人機共跑“半馬” 是賽場亦是考場2025-04-20
- 中歐班列開行“1000+”,奏響“一帶一路”華彩樂章2025-04-20
- 漫評二十四節氣——谷雨:谷雨潤禾催奮進 勤耕不輟啟新章2025-04-20
- 2025年江蘇省全民閱讀主題宣傳啟動2025-04-20
- 【一季度經濟觀察】一季度江蘇出口同比增長9.6%背后的支撐力量2025-04-20